達爾多·隆哥,是一名意大利裔的美國生物學家、遺傳學家和動物行為學家。
他因對果蠅的研究而廣受贊譽,并在1976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他是新墨西哥大學醫(yī)學院的創(chuàng)始院長之一,并擔任了該校的第一任校長。他在20世紀30年代到美國后,進入新墨西哥大學學習,在獲得醫(yī)學博士學位后,他成為該校醫(yī)學院的教授兼院長,并在二戰(zhàn)期間組織了一支研究小組來分析美軍士兵的死亡原因,以尋求對抗疲勞和延長戰(zhàn)斗力的方法。 他最著名的成果是在20世紀50年代完成的,當時他和同事發(fā)現果蠅的性別取決于X染色體上一基因的點突變。他們進一步證明,當一條X染色體失活時,果蠅會發(fā)育成雌性;當兩條X染色體都失活時,幼蟲變成了雄性。 這個發(fā)現對于理解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性別決定機制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他還發(fā)現了果蠅視神經細胞中一種叫melanopsin的光感受器,這種光感受器后來被證明是人類視網膜中有色視者(指那些擁有三種錐狀細胞,能夠區(qū)分顏色的視覺者)中的一種關鍵分子。這些發(fā)現為探索光感應的分子基礎和細胞機制打開了大門。除了科研外,達爾多還提倡使用科學的方法來解決社會問題。在1968年的越戰(zhàn)高潮時期,他公開反對在美國招募新學員,認為這是一項沒有多大意義的計劃,因為“我們的對手是聰明的人類”。他主張用藥物和其他非侵入性的方式減輕疼痛,而不必使用嗎啡等毒品。 在生活中,他是一個熱情的音樂愛好者,擅長多種樂器。他尤其喜歡小提琴,據說在他工作的辦公室里永遠都有小提琴的聲音。 1970年,達爾多·隆哥與著名物理學家約翰·馮·諾依曼一起創(chuàng)辦了《復雜性》期刊,該期刊旨在討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出現的復雜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