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現(xiàn)在在日本的私立大學讀二年級了,她之前是在北京一所叫作清華附國際部的學校畢業(yè)的,當時他們國際部只有高中國際班,沒有初中。
當時選擇清華附是因為它的教學質量,還有因為它離我家住得很近。剛上初一的時候,當時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就跟家長說想去國外念書(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不想在高中階段在國內高考,太痛苦),剛開始父母并不同意,覺得我還是應該和中國學生一樣參加高考,考一個中國的大學;但是后來經(jīng)過我的努力勸說了他們,他們也最終接受了我要去上國際班的事實。孩子自己在申請學校的過程中,一開始我們以為她會回北京上學,因為我們認為北京是有很好的教育資源的,于是開始準備讓她學習AP課程。但最后孩子自己選擇了遠藤教育,在北京上了10個月的課之后,去了日本。 因為是第一次出國,而且語言又是另一個語言體系,所以剛開始的女兒是非常不適應的,加上又離開了父母,很多原因導致了她在最初的一段時間里學習狀態(tài)非常不好。但我一直堅信她的學習能力是沒有問題的,只是需要時間適應。所以并沒有給她太多壓力,而是讓她慢慢的跟著課程進度去學習。 在她第1次期末考試后,我發(fā)現(xiàn)她有些失望,因為她的成績并不是很理想,我告訴她不要沮喪,失敗乃成功之母,這一次沒考好說明下次就可以考好了,只要我們努力學習就可以了。從女兒出國以后,我才真正意識到父母這個職業(yè)是需要終身學習的,否則就無法做好孩子的導師和領路人。所以我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了IB課程,還參加了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在北大舉辦的教師培訓,以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雖然有時候會覺得累,但看到了女兒的成長,感覺一切都是值得的。 現(xiàn)在女兒已經(jīng)留學日本兩年了,今年4月份我第一次去日本看了她,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慢慢適應了那邊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而且還學會了做飯,自理能力比以前更強了。不管怎么樣,還是期待女兒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夠繼續(xù)加油,好好享受青春,然后考上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