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孔子(前551-前479)。
中國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其學說對中國四千年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1333264643164的封建文化、思想以及對世界文化、思想影響極大。
②柏拉圖(前427-前347)。古希臘哲學家、思想家。其哲學思想對世界影響很大。
③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臘哲學家、思想家。馬克思稱他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
④托馬斯(1226-1274)。意大利神學家、經(jīng)院哲學家。
⑤哥白尼(1473-1543)。波蘭思想家、天文學家,日心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
⑥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英國思想家、哲學家。馬克思稱他是“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xiàn)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
⑦牛頓(1642-1727)。英國物理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數(shù)學家。
⑧伏爾泰(1694-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作家、哲學家。主張資產(chǎn)階級的自由平等。 ⑨康德(1724-1804)。德國哲學家、思想家。反對封建特權,主張平民應受尊重。 ⑩達爾文(1809-1882)。英國博物學家、思想家,進化論奠基人。 世界十大文豪一、荷馬(約公元前9—8世紀)古希臘盲人詩人,著名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編訂者,其史詩作品是希臘人由野蠻時代進入文明時代的主要遺產(chǎn)。
二、阿利蓋利·但丁(1256—1321)意大利詩人。生于沒落貴族家庭。代表作有《神曲》,它廣泛反映了中世紀后期意大利的社會生活和斗爭。集中世紀神學,哲學和科學思想之大成,表現(xiàn)了新與舊的斗爭,顯示了人文主義的思想萌芽,但又帶有濃厚的中世紀宗教色彩,表現(xiàn)了詩人處在新舊交替時期思想上的矛盾。其作品對后世紀歐洲文學影響很大。
三、約翰·沃爾夫?qū)ゑT·歌德(1749—1832)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劇作家、詩人、思想家。歌德除了詩歌、戲劇、小說之外,在文藝理論、哲學、歷史學、造型設計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代表作:》《少年維特之煩惱》《浮士德》《普羅米修斯》四、拜倫(1788—1824)英國詩人。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倫敦破落的貴族家庭,他反對專制壓迫,他天生跛一足,并對此很敏感。十歲時,拜倫家族的世襲爵位及產(chǎn)業(yè)(紐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為拜倫第六世勛爵。哈羅公學畢業(yè)后,1805-1808年在劍橋大學學文學及歷史,他是個不刻苦的學生,很少聽課,卻廣泛閱讀了歐洲和英國的文學、哲學和歷史著作,同時也從事射擊、賭博、飲酒、打獵、游泳、拳擊等各種活動。1809年3月,他作為世襲貴族進入了貴族院,他出席議院和發(fā)言的次數(shù)不多,但這些發(fā)言都鮮明地表示了拜倫的自由主義的進步立場。支持人民革命的民主思想,一生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爭,而努力創(chuàng)作。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歷史進步意義和藝術價值。主要著作有《異教徒》、《哈羅爾德游記》等。
五、莎士比亞(1564—1616)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戲劇家、詩人。生于商人家庭,從小愛好戲劇。一生著作甚多,留存劇本37部,長詩兩首,154首14行詩。代表著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麥克白》《李爾王》,喜劇---《威尼斯商人》,正?。ū矂。?--《羅密歐與朱麗葉》。這些作品表現(xiàn)了歐洲資產(chǎn)階級人文主義最為充分,藝術性最高,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頂峰。馬克思稱贊他是“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六、維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紀法國偉大的小說家、著名詩人。生于軍官家庭。一生著有大量詩歌、小說、戲劇和文學理論作品。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慘世界》。他的作品以精細的手法,廣闊的生活畫面和豐富的內(nèi)容,對專制制度和反動教會的罪惡,進行了憤怒揭發(fā)和有力控訴,對下層貧民悲慘遭遇寄于同情。深刻反映19世紀法國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社會現(xiàn)實。他的作品對后世作家發(fā)生了巨大影響。
七、泰戈爾(1861—1941)印度詩人,小說家、戲劇家、散文家、社會活動家。生于地主家庭。一生寫有詩集50多部,中長篇小說12部,短篇小說百余部,戲劇二十多種。代表作:《吉檀迦利》、《飛鳥集》、《新月集》。另有文學、哲學、政治、游記、書簡多種。還擅長作曲和繪畫。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泰戈爾的創(chuàng)作在印度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八、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出生于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并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zhàn)爭。幾年軍旅生活不僅使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而且為以后在其巨著《戰(zhàn)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戰(zhàn)爭場面打下基礎。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其成名作:《少年》(1857),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態(tài)度,“道德自我修養(yǎng)”主張和擅長心理分析的特色。從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70年代末,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fā)生巨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80年代創(chuàng)作: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小說《魔鬼》(1911)、《伊凡 伊里奇之死》(1886)、《克萊采奏鳴曲》(1891)、《哈澤 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說《舞會之后》(1903),特別是1889—1899年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jié),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為世界文學不朽名著之一。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個小站,享年82歲,一代文學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九、高爾基(1868—1936)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作家,蘇聯(lián)社會主義革命文學的奠基人。出身于木工家庭,一生寫了大量作品。代表作有自傳體小說《童年》(1855)、《母親》,深刻反映俄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運動,成功塑造了一批無產(chǎn)階級先鋒戰(zhàn)士的形象。是世界文學史上第一個描寫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斗爭的不朽名著。列寧對《母親》曾給予高度的評價,稱它是“一本非常及時的書。高爾基的作品是全世界無產(chǎn)階級共同的財富,給世界工人運動帶來了巨大的益處?!笔Ⅳ斞福?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出身沒落的封建家庭。曾留學日本,1909年回國,在杭州等地任教,辛亥革命后,先后在南京,北京教育部任職、并在北大任教。1918年5 月發(fā)表《狂人日記》,猛烈抨擊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1918-1926,陸續(xù)創(chuàng)作出《吶喊》《彷徨》等短篇小說。1927—1935創(chuàng)作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大量雜文。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頭發(fā)像刷子一樣直豎著,濃密的胡須形成了一個隸書的“一”字。毛**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