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東渡日本的高僧是鑒真。
鑒真,俗姓淳于,江蘇揚州江陰縣人,出身佛徒家庭,708年21歲時在長安實際寺受戒,正式取得僧籍。5年以后,一直到他東渡為止的40年中,他講經(jīng)、建寺、造像,由他授戒的僧侶先后達4萬多人,其中有不少是以后成名的高僧。733年,他被譽為江淮一帶的授戒大師,在佛徒中的地位很高,成為一方的宗首。
七、八世紀時的中國,即盛唐時代,階級矛盾比較緩和,人民生活安定,經(jīng)濟繁榮,文化和技術(shù)各方面都有很大成就,因此周圍國家都派遣使節(jié)、留學生到中國來學習。日本當時處于奴隸社會,封建制的萌芽已逐漸增長。7世紀以后隨著和中國交往的增加,他們直接向中國派遣使團和留學生,學習中國的經(jīng)驗。743年,日本學問僧榮睿、普照到揚州請鑒真東渡弘法。榮睿、普照是733年由日本派遣,來中國邀高僧去日本傳法授戒的。他們經(jīng)過10年的訪察,才找到了鑒真。鑒真當時已55歲,為了弘揚佛法,傳播唐代文化,欣然接受了榮睿、普照的邀請,決定東渡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