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23年底,希特勒在策動“慕尼黑暴動”失敗后,被囚禁于藍斯堡監(jiān)獄的時候,他的一位做汽車生意的朋友來探監(jiān)時給他帶來一本汽車大亨福特的自傳《我的生命和工作》。
這本書勾起了希特勒無窮的聯想:制造經濟適用的家庭轎車,使得家家擁有汽車;興建只供汽車適用使用的高速公路,把各大城市連為一體,便捷運輸。但是,在當時吃飯都困難的德國,希特勒的“狂想”自然遭到了很多德國人民的反對。不過,在上任后半年多的時間里,希特勒就跑遍德國各地,用口號忽悠德國人民,讓失業(yè)工人參加他的高速公路建設,并成立了“帝國道路公司”。到了1933年9月23日,希特勒的高速公路計劃終于開始實施了。除此之外,希特勒還親自為德國高速公路的建設制定標準:一般路段設計為四車道34米寬;中間有5米的綠化隔離帶;不設置路燈,但每隔200米設立一塊可反光的水泥柱;為了防滑,不僅要求路面的坡度要小,而且轉彎半徑要盡量大,同時還要求將路面進行了特殊處理得較為粗糙的。他任命的高速公路項目負責人托德博士,甚至將緊急停車帶、高架橋、封閉立交橋以及帶有加油站和餐廳的服務區(qū)等現代高速公路所需的大部分設施,都列在了他的設計之內。據了解,希特勒統(tǒng)治時期,德國總共修建了4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時至今日,德國境內正在使用的1.24萬公里的高速公路中,仍有約四分之一的道路是那個時期修建的。而美國的高速公路建設,也是源于艾森豪威爾受到德國高速公路在作戰(zhàn)時表現出來的快速高效的啟發(fā),而決定在美國也修建高速公路??v觀世界高速公路發(fā)展的歷史,我們不得不得出這樣的結論:希特勒是現代高速公路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