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在長期的歷史記錄中都是使用漢字,在歷史地位中也是長期作為中國藩屬國,因此現(xiàn)代韓國的歷史明顯帶有去中國化。
因為在魏晉南北朝到唐朝的400多年時間中,韓國的歷史中存在高句麗王國,主要分布在東北遼寧、吉林一帶(現(xiàn)在保存大量高句麗王城王陵遺址,我國為避免與韓國的爭議一直沒有開發(fā)),因此韓國一直宣稱東北屬于韓國。其實總之韓國主要在的心態(tài)是自卑的狀態(tài)(不但來自中國,也包括日本對其的侵略),由此又具有強烈的占有欲望。一是在領(lǐng)土、領(lǐng)海上與日本、中國爭議;二是在文化上去漢化(比如改首都漢城為首爾);三是在歷史上把民族傳說作為真實歷史加以記載(這樣可以區(qū)別中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