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你會覺得付出比索取讓人更感到快樂而且以后寫簡歷也有用
大學生加入志愿者有什么益處求高手給解答
有時候你會覺得付出比索取讓人更感到快樂而且以后寫簡歷也有用
好多好處,到你出來找工作肯定一個好的經(jīng)驗
志愿者事業(yè)是一項偉大的事業(yè),而且志愿服務也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文明的象征!大學生要不斷地提升自我價值,而參加社會志愿服務成為一名志愿者,是在校大學生的首選,可以當作是一種社會實踐,當是自己踏入社會前的練兵,大學生做錯事還可以改,可以學習,但是一旦自己參加工作了就必須擔起大任。所以,任何的志愿服務都是對自身素質的一個鍛煉,也是學習為人處事的途徑。
根據(jù)中國的具體情況來說,志愿者是這樣定義的:“自愿參加相關團體組織,在自身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在不謀求任何物質、金錢及相關利益回報的前提下,合理運用社會現(xiàn)有的資源,志愿奉獻個人可以奉獻的東西,為幫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開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實際的,具一定專業(yè)性、技能性、愛心性服務活動的人?!贝髮W生參與志愿者隊伍或者參與志愿者活動的益處如下:(1)大學生志愿者活動使年輕人們獲得一個深入接觸社會實際、真實了解與認識中國國情的極好機會,這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生活閱歷,還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
(2)大學生志愿者活動強化了年輕人們的社會責任感,這對改善社會風氣,確立敬業(yè)精神起積極作用。
(3)通過志愿服務培訓和實際工作,增強了協(xié)作精神、團隊精神和幫扶弱勢群體意識,使他們學會與人團結合作,依靠團隊力量去共同完成任務。
(4)志愿者服務在某些大學中核算為社會實踐時間,可作為課外學分(5)在大學生畢業(yè)后,競爭企業(yè)工作機會的過程中,志愿實踐活動會成為其一個很好的加分項目
大學生加入志愿者可以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樹立憂患意識以及社會踐行力。
1、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
從與弱勢群體、邊緣人群、貧困地區(qū)的接觸中,在與不同層面、不同類型人的交流中活動中使得大學生對國情、民情有了切身的體驗和感受,從而提高了對事物的理解力、判斷力,自覺萌發(fā)出一種和諧社會的責任感,而這也是引發(fā)責任行為的原動力和內趨力。
2、樹立憂患意識
大學生在參加志愿活動中既可以使大學生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又可以通過親身體驗幫助大學生端正思想認識,拓展視野,樹立起強烈的憂患意識,增強為國家和民族發(fā)展貢獻力量的責任感。
3、社會踐行力
通過志愿者活動,可以讓大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國情、了解社會,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知和理解,還可以幫助他們解決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能夠正確認識社會發(fā)展的趨勢,牢固地樹立起國家主人翁責任感,從而自覺抵制各種不利于社會發(fā)展的思想和言論,自覺踐行社會責任。
擴展資料:
大學生志愿者活動特點:
1、規(guī)模性
對于志愿者活動,大學生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參與意識,如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超過1200萬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參與了“抗擊非典、與你同心”志愿服務行動。2008年,共有170萬志愿者為奧運會以及殘奧會提供志愿服務,而青年大學生則是其絕對主體。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共有300多萬名青年志愿者參與抗震救災活動;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共有17萬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務。
2、志愿性
大學生志愿者是在不追求名利的情況下參與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一些公益性活動,在活動中倡導和諧相處、互幫共勉,再加上他們有著魅力四射的活力和靈活的時間,所以他們更愿意走出校門,將自己良好的專業(yè)知識和思想道德素質,運用到社會中。
3、實踐性
青年志愿者活動是課堂之外的實踐平臺,注重在實踐中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志愿者在參與活動中獲得自身的成長,并實踐對社會的責任感。它的基本任務是:培養(yǎng)青年的公民意識,奉獻精神和服務能力,促進青年道德整體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參考資料:人民網(wǎng):志愿者活動在提升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