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上映的韓國影片「思悼」作為唯一一部歷史劇沖進了韓國年度票房前五,豆瓣評分比一度炒的火熱的同題材電影「暗殺」還要高出0.3分,成為了韓國參選15年最佳外語片角逐的“申奧片”。
雖最終未獲得帶“奧斯卡”的相關獎項,卻在韓國拿獎拿到手軟,大到影片導演主演,小到配樂攝影女配,獲得多個獲獎和提名。影片取材于“壬午禍變”的真實歷史事件,講述了朝鮮國王英祖將親生兒子世子活活餓死在米柜中的悲傷故事,不過導演將重心放在了三代人的父子關系和心理探究上。所以即便對朝鮮歷史一無所知的人,看完也照樣能以淚洗面,反正毒毒是哭到真心不敢再看第二遍了,但影片的精妙之處卻照樣能讓毒毒過目不忘。01影片陣容李俊益的導演路其實走的很辛酸,早年作品中過多的模仿痕跡使其一度徘徊在二流開外。直到05年問世的「王的男人」才改變了這一尷尬地位,13年的作品「素媛」是個升華,在深度上超出了普通治愈片的水平,此后李俊益在挖掘人性方面逐漸駕輕就熟。本部「思悼」不光選題新穎,演員選的也是巧妙。宋叔的演技無須贅述,在「觀相」出演嬉笑無賴的江湖相士很接地氣,沒想到在本片里搖身一變成了皇帝。劉亞仁可以算是韓國85后小生里最有靈氣的演員了,很多網(wǎng)友對他的評價都是“新晉影帝”,與宋康昊的幾場對戲絲毫不落下風。很久沒露面的蘇志燮也來客串了,據(jù)說還是無片酬演繹,贊一個。02歷史背景李俊益這次將鏡頭投向朝鮮王室,以朝鮮王朝歷史上的真實事件改編。對于“壬午禍變”的發(fā)生,其實韓國學界大致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是當時朝鮮激烈的黨爭造成的,另一種則認為是英祖、世子父子之間性格矛盾導致的。毒毒短暫的了解了一些當時的歷史背景,私以為世子后來患有躁郁癥、抑郁癥、加虐癥,還喜歡躺在棺材里睡覺的乖戾行為其實只是壬午禍變發(fā)生的催化劑。朝鮮王朝后期的政治史常常被稱為“四色黨爭”,即老論、少論、南人、北人。到了英祖時期,北人早已被逐出中央而南人也已氣息奄奄,黨爭主要發(fā)生在老論和少論之間,自身內(nèi)部的斗爭也非常激烈。1724年,英祖以王世弟的身份繼承了其同父異母的哥哥景宗的王位,但這一繼位有老論“擇君”的嫌疑。于是登上王位的英祖通過平衡牽制各黨派來強化王權(quán),但私下的斗爭卻變得更加激烈。在英祖第二子思悼世子出生之前,英祖年僅九歲的孝章世子被毒死,于是老論提出過繼宗親的兒子立為世子,而少論則認為尚可期待新的世子的誕生。思悼世子的出生并不是老論主流所樂見的事情,而世子“執(zhí)政”后親少論的行為不光招致英祖的反感,也破壞了“蕩平”的政治局面。加上羅州掛書事件后少論遭到巨大打擊,也讓世子的地位發(fā)生了動搖,最終發(fā)生了影片講述的這一慘劇。03別出心裁的敘述方式韓國電影擅長打亂時間線索來講故事,尤其喜歡在過去與未來之間交叉敘事,以此營造一種古今差異的對比效果,「思悼」在敘事手法上也延續(xù)了這一傳統(tǒng)。開篇就是世子弒父場景,從父子沖突延伸到最初的父慈子孝階段,再一步步展開父子沖突,中間又穿插著世子已被關入米柜的現(xiàn)實場景。在思悼世子去世后,回憶和現(xiàn)實的切換就此打住。畫面一轉(zhuǎn)就是十幾年后,最后十幾分鐘鏡頭都聚焦在了已經(jīng)登上王位的世孫,通過世孫的視角去悼念自己的亡父。老年得子的英祖將還是嬰兒的李愃冊為世子,后來以假退位為借口將李愃推到政治斗爭的風口浪尖。而代理聽政的英祖只要意見不合便嚴聲苛責,還主觀的否認了李愃的一切雄心壯志。不但因衣著到喜好上苛責辱罵,還因后宮紛爭逞口舌之快刁難死大妃后卻指責李愃并讓他罰跪長橋。01影片陣容李俊益的導演路其實走的很辛酸,早年作品中過多的模仿痕跡使其一度徘徊在二流開外。直到05年問世的「王的男人」才改變了這一尷尬地位,13年的作品「素媛」是個升華,在深度上超出了普通治愈片的水平,此后李俊益在挖掘人性方面逐漸駕輕就熟。本部「思悼」不光選題新穎,演員選的也是巧妙。宋叔的演技無須贅述,在「觀相」出演嬉笑無賴的江湖相士很接地氣,沒想到在本片里搖身一變成了皇帝。劉亞仁可以算是韓國85后小生里最有靈氣的演員了,很多網(wǎng)友對他的評價都是“新晉影帝”,與宋康昊的幾場對戲絲毫不落下風。很久沒露面的蘇志燮也來客串了,據(jù)說還是無片酬演繹,贊一個。02歷史背景李俊益這次將鏡頭投向朝鮮王室,以朝鮮王朝歷史上的真實事件改編。對于“壬午禍變”的發(fā)生,其實韓國學界大致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是當時朝鮮激烈的黨爭造成的,另一種則認為是英祖、世子父子之間性格矛盾導致的。毒毒短暫的了解了一些當時的歷史背景,私以為世子后來患有躁郁癥、抑郁癥、加虐癥,還喜歡躺在棺材里睡覺的乖戾行為其實只是壬午禍變發(fā)生的催化劑。朝鮮王朝后期的政治史常常被稱為“四色黨爭”,即老論、少論、南人、北人。到了英祖時期,北人早已被逐出中央而南人也已氣息奄奄,黨爭主要發(fā)生在老論和少論之間,自身內(nèi)部的斗爭也非常激烈。1724年,英祖以王世弟的身份繼承了其同父異母的哥哥景宗的王位,但這一繼位有老論“擇君”的嫌疑。于是登上王位的英祖通過平衡牽制各黨派來強化王權(quán),但私下的斗爭卻變得更加激烈。在英祖第二子思悼世子出生之前,英祖年僅九歲的孝章世子被毒死,于是老論提出過繼宗親的兒子立為世子,而少論則認為尚可期待新的世子的誕生。思悼世子的出生并不是老論主流所樂見的事情,而世子“執(zhí)政”后親少論的行為不光招致英祖的反感,也破壞了“蕩平”的政治局面。加上羅州掛書事件后少論遭到巨大打擊,也讓世子的地位發(fā)生了動搖,最終發(fā)生了影片講述的這一慘劇。03別出心裁的敘述方式韓國電影擅長打亂時間線索來講故事,尤其喜歡在過去與未來之間交叉敘事,以此營造一種古今差異的對比效果,「思悼」在敘事手法上也延續(xù)了這一傳統(tǒng)。開篇就是世子弒父場景,從父子沖突延伸到最初的父慈子孝階段,再一步步展開父子沖突,中間又穿插著世子已被關入米柜的現(xiàn)實場景。在思悼世子去世后,回憶和現(xiàn)實的切換就此打住。畫面一轉(zhuǎn)就是十幾年后,最后十幾分鐘鏡頭都聚焦在了已經(jīng)登上王位的世孫,通過世孫的視角去悼念自己的亡父。老年得子的英祖將還是嬰兒的李愃冊為世子,后來以假退位為借口將李愃推到政治斗爭的風口浪尖。而代理聽政的英祖只要意見不合便嚴聲苛責,還主觀的否認了李愃的一切雄心壯志。不但因衣著到喜好上苛責辱罵,還因后宮紛爭逞口舌之快刁難死大妃后卻指責李愃并讓他罰跪長橋。而反觀世子李愃,其實一直都在渴望親情。會因不能與母親同住而沮喪,會對保全世孫的妻子說“你真是一個冷漠的女人”,也會為剛出生的兒子畫畫做折扇,還違抗禮法為母親舉辦中殿禮數(shù)的壽辰,甚至在大妃服喪期已過也一直穿著喪服以表達自己的恩情。因此本就對君王家父子為仇敵深感不解的李愃,對英祖一次又一次的行為而感到心灰意冷,一句“你的存在就是謀反”真正擊碎了世子那希望得到父愛關懷的心。巧的是世孫的到來讓英祖覺得有了新的期待,但直接讓世孫繼承自己的王位不符合王室規(guī)定。于是英祖召集門臣預謀廢除世子,一步步將自己最后一個兒子逼上了死路。04父子間的愛恨糾纏全劇的高潮應該是父親和兒子之間最后的對話:世子:怎會是我的錯,父親您作為王族家長被臣下抓住把柄。我也曾為理解父親努力過,但你強硬的方式令我窒息,難以接受。英祖:我若不是人君,你若不是王的兒子,又怎會到如此地步。這就是我們的命運。帝王家的親情一向沉重,中國歷史上年邁的皇帝與年輕的太子之間的權(quán)力爭奪也不是一件罕見的事。與胤礽差不多同時期的朝鮮思悼世子與其命運相似,但結(jié)局更為悲慘。世子在英祖王三番五次的“找茬”里咽不下一口氣,也賭氣不找父親溝通。在他心里:自己做什么都是錯的。而早早把世子一生規(guī)劃好的英祖容不得世子犯錯而讓他碰壁。在他心里:自己做什么都是對的,是兒子不爭氣。于是英祖不知道,世子并不想要王位,而是想要一個能懂他的父親。世子也不知道,英祖近似惡意的嚴厲背后隱藏著王室“成王敗寇”的道理。于是這對生在帝王家且沒法像平民一樣相處的父子,最終因性格不合以及朝廷兩方勢力相爭而導致了悲劇。導演主演,小到配樂攝影女配,獲得多個獲獎和提名。影片取材于“壬午禍變”的真實歷史事件,講述了朝鮮國王英祖將親生兒子世子活活餓死在米柜中的悲傷故事,不過導演將重心放在了三代人的父子關系和心理探究上。所以即便對朝鮮歷史一無所知的人,看完也照樣能以淚洗面,反正毒毒是哭到真心不敢再看第二遍了,但影片的精妙之處卻照樣能讓毒毒過目不忘。01影片陣容李俊益的導演路其實走的很辛酸,早年作品中過多的模仿痕跡使其一度徘徊在二流開外。直到05年問世的「王的男人」才改變了這一尷尬地位,13年的作品「素媛」是個升華,在深度上超出了普通治愈片的水平,此后李俊益在挖掘人性方面逐漸駕輕就熟。本部「思悼」不光選題新穎,演員選的也是巧妙。宋叔的演技無須贅述,在「觀相」出演嬉笑無賴的江湖相士很接地氣,沒想到在本片里搖身一變成了皇帝。劉亞仁可以算是韓國85后小生里最有靈氣的演員了,很多網(wǎng)友對他的評價都是“新晉影帝”,與宋康昊的幾場對戲絲毫不落下風。很久沒露面的蘇志燮也來客串了,據(jù)說還是無片酬演繹,贊一個。02歷史背景李俊益這次將鏡頭投向朝鮮王室,以朝鮮王朝歷史上的真實事件改編。對于“壬午禍變”的發(fā)生,其實韓國學界大致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是當時朝鮮激烈的黨爭造成的,另一種則認為是英祖、世子父子之間性格矛盾導致的。毒毒短暫的了解了一些當時的歷史背景,私以為世子后來患有躁郁癥、抑郁癥、加虐癥,還喜歡躺在棺材里睡覺的乖戾行為其實只是壬午禍變發(fā)生的催化劑。朝鮮王朝后期的政治史常常被稱為“四色黨爭”,即老論、少論、南人、北人。到了英祖時期,北人早已被逐出中央而南人也已氣息奄奄,黨爭主要發(fā)生在老論和少論之間,自身內(nèi)部的斗爭也非常激烈。1724年,英祖以王世弟的身份繼承了其同父異母的哥哥景宗的王位,但這一繼位有老論“擇君”的嫌疑。于是登上王位的英祖通過平衡牽制各黨派來強化王權(quán),但私下的斗爭卻變得更加激烈。在英祖第二子思悼世子出生之前,英祖年僅九歲的孝章世子被毒死,于是老論提出過繼宗親的兒子立為世子,而少論則認為尚可期待新的世子的誕生。思悼世子的出生并不是老論主流所樂見的事情,而世子“執(zhí)政”后親少論的行為不光招致英祖的反感,也破壞了“蕩平”的政治局面。加上羅州掛書事件后少論遭到巨大打擊,也讓世子的地位發(fā)生了動搖,最終發(fā)生了影片講述的這一慘劇。03別出心裁的敘述方式韓國電影擅長打亂時間線索來講故事,尤其喜歡在過去與未來之間交叉敘事,以此營造一種古今差異的對比效果,「思悼」在敘事手法上也延續(xù)了這一傳統(tǒng)。開篇就是世子弒父場景,從父子沖突延伸到最初的父慈子孝階段,再一步步展開父子沖突,中間又穿插著世子已被關入米柜的現(xiàn)實場景。在思悼世子去世后,回憶和現(xiàn)實的切換就此打住。畫面一轉(zhuǎn)就是十幾年后,最后十幾分鐘鏡頭都聚焦在了已經(jīng)登上王位的世孫,通過世孫的視角去悼念自己的亡父。老年得子的英祖將還是嬰兒的李愃冊為世子,后來以假退位為借口將李愃推到政治斗爭的風口浪尖。而代理聽政的英祖只要意見不合便嚴聲苛責,還主觀的否認了李愃的一切雄心壯志。不但因衣著到喜好上苛責辱罵,還因后宮紛爭逞口舌之快刁難死大妃后卻指責李愃并讓他罰跪長橋。而反觀世子李愃,其實一直都在渴望親情。會因不能與母親同住而沮喪,會對保全世孫的妻子說“你真是一個冷漠的女人”,也會為剛出生的兒子畫畫做折扇,還違抗禮法為母親舉辦中殿禮數(shù)的壽辰,甚至在大妃服喪期已過也一直穿著喪服以表達自己的恩情。因此本就對君王家父子為仇敵深感不解的李愃,對英祖一次又一次的行為而感到心灰意冷,一句“你的存在就是謀反”真正擊碎了世子那希望得到父愛關懷的心。巧的是世孫的到來讓英祖覺得有了新的期待,但直接讓世孫繼承自己的王位不符合王室規(guī)定。于是英祖召集門臣預謀廢除世子,一步步將自己最后一個兒子逼上了死路。04父子間的愛恨糾纏全劇的高潮應該是父親和兒子之間最后的對話:世子:怎會是我的錯,父親您作為王族家長被臣下抓住把柄。我也曾為理解父親努力過,但你強硬的方式令我窒息,難以接受。英祖:我若不是人君,你若不是王的兒子,又怎會到如此地步。這就是我們的命運。帝王家的親情一向沉重,中國歷史上年邁的皇帝與年輕的太子之間的權(quán)力爭奪也不是一件罕見的事。與胤礽差不多同時期的朝鮮思悼世子與其命運相似,但結(jié)局更為悲慘。世子在英祖王三番五次的“找茬”里咽不下一口氣,也賭氣不找父親溝通。在他心里:自己做什么都是錯的。而早早把世子一生規(guī)劃好的英祖容不得世子犯錯而讓他碰壁。在他心里:自己做什么都是對的,是兒子不爭氣。于是英祖不知道,世子并不想要王位,而是想要一個能懂他的父親。世子也不知道,英祖近似惡意的嚴厲背后隱藏著王室“成王敗寇”的道理。于是這對生在帝王家且沒法像平民一樣相處的父子,最終因性格不合以及朝廷兩方勢力相爭而導致了悲劇。在古代,大家羨慕皇子,因為有一個當皇帝的爸爸;在現(xiàn)代,大家羨慕王思聰,因為有一個把掙一個億當小目標的爸爸?!杆嫉俊惯@部歷史劇用一個悲傷的故事反問我們:當父子關系不再那么純粹時,你還會羨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