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籍號由16位構成,其中各位的意義為:省市位(2位)+區(qū)縣(2位)+學校類別(1位)+學校(3位)+學生類別(1位)+屆別(2位)+班(2位)+學生號(2位)+校驗位(1位)。
學籍號是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文件\"京教基[2000]062號\"的要求編排,CMIS系統(tǒng)和學生卡系統(tǒng)用學籍號唯一標識一名學生。2013年9月開學,首部全國性《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將正式實施,我國2億多中小學生將獲得唯一的學籍號,實行\(zhòng)"籍隨人走、終身不變\"。 學籍號長度:16位。學籍號字符:0至9數字。分類:
1、“L”字頭臨時學籍號:學生首次注冊學籍后,分配“L”字頭的臨時學籍號?!癓”字頭學籍號按照身份證號編碼規(guī)則生成,與身份證號相似,但與身份證號不具有對應關系。
2、“G”字頭正式學籍號:具有“L”字頭臨時學籍號的學生經過全國查重和與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進行比對,通過后分配“G”字頭正式學籍號,每年春季學期開學后,通過學籍系統(tǒng)下發(fā)。
3、“J”字頭學籍號是為暫無公民身份證號或原公民身份證號不可用的學生設計的。編碼規(guī)則與身份證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