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文學家名單魯迅(周樹人)雨果巴爾扎克喬治·戈登·拜倫約翰·濟慈約翰·多恩季羨林郁達夫冰心(謝婉瑩)列夫·托爾斯泰毛澤東郭沫若李白杜牧杜甫辛棄疾金開城茅盾巴金曹禺曹操泰戈爾穆旦J K 羅琳儒勒·凡爾納羅素老舍(舒慶春)朱自清陶行知葉圣陶林語堂汪曾褀
世界文學名人名單希望能解答下
部分文學家名單魯迅(周樹人)雨果巴爾扎克喬治·戈登·拜倫約翰·濟慈約翰·多恩季羨林郁達夫冰心(謝婉瑩)列夫·托爾斯泰毛澤東郭沫若李白杜牧杜甫辛棄疾金開城茅盾巴金曹禺曹操泰戈爾穆旦J K 羅琳儒勒·凡爾納羅素老舍(舒慶春)朱自清陶行知葉圣陶林語堂汪曾褀
英國:莎士比亞、拜倫、狄更斯、笛福、雪萊;德國:歌 德、海涅、席勒、格林兄弟;俄國:普希金、托爾斯泰、屠格涅夫、果戈里、高爾基;法國:巴爾扎克、雨果、莫泊桑、司湯達、大仲馬、小仲馬;意大利:坦丁、薄伽丘;希臘:荷馬;西班牙:塞萬提斯;丹麥:安徒生;印度:泰戈爾;日本:紫式部、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古羅馬:賀拉斯、維吉爾、奧維德;中國:李白、杜甫、蘇軾、關漢卿、施耐庵、曹雪芹;美國:馬克·吐溫、杰克·倫敦、海明威、德萊塞、 歐·亨利、惠特曼、霍桑
1.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 英國 哈姆雷特等戲劇,十四行詩 2.但丁(1265-1321) 意大利 神曲 3.荷馬(約公元前750年前后) 古希臘 荷馬史詩 4.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俄羅斯 戰(zhàn)爭與和平 5.喬叟(約1340-1400) 英國 坎特伯雷故事集 6.狄更斯(1812-1870) 英國 大衛(wèi)·科波菲爾 7.詹姆斯·喬伊斯(1882-1941) 愛爾蘭 尤利西斯 8.彌爾頓(1608-1674) 英國 失樂園 9.維吉爾(前70-前19) 羅馬 埃涅阿斯紀 10.歌德(1749-1832) 德國 浮士德 11.塞萬提斯(1547-1616) 西班牙 堂吉訶德 12.紫式部(約978-約1016) 日本 源氏物語 13.索??死账梗ㄇ?96-前406) 古希臘 俄底浦斯王 14.威廉·福克納(1897-1962) 美國 押沙龍,押沙龍! 15.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 俄羅斯 卡拉馬佐夫兄弟 16.T.S.艾略特(1888-1965) 英國 荒原 17.普魯斯特(1871-1922) 法國 追憶似水年華 18.簡·奧斯?。?775-1817) 英國 傲慢與偏見 愛瑪 19.喬治·艾略特(1819-1880) 英國 米德爾馬奇 20.葉芝(1865-1939) 愛爾蘭 眾多詩歌 21.普希金(1799-1837) 俄羅斯 葉甫蓋尼·奧涅金 22.歐里庇得斯(約前480-前406) 古希臘 酒神的伴侶 23.約翰·多恩(1572-1631) 英國 歌與短歌 圣十四行詩 24.赫爾曼·梅爾維爾(1819-1891) 美國 白鯨 25.濟慈(1795-1821) 英國 希臘古甕 夜鶯頌 哀感 秋頌 26.奧維德(前43-17) 羅馬 變形記 27.杜甫(712-770) 中國 杜工部集 28.威廉·布萊克(1757-1827) 英國 眾多詩歌 29.埃斯庫羅斯(約前525-前456) 古希臘 眾多戲劇 30.福樓拜(1821-1880) 法國 包法利夫人 31.卡夫卡(1883-1924) 奧地利 變形記 城堡 32.莫里哀(1622-1673) 法國 偽君子 33.華茲華斯(1770-1850) 英國 抒情歌謠集 34.阿里斯托芬(約前450-前385) 古希臘 鳥 35.托馬斯·曼(1875-1955) 德國 魔山 36.易卜生(1828-1906) 挪威 玩偶之家 37.契訶夫(1860-1904) 俄羅斯 櫻桃園 38.亨利·詹姆斯(1843-1916) 美國 貴婦人的畫像 39.納巴科夫(1899-1977) 美國 洛麗塔 40.惠特曼(1819-1892) 美國 草葉集 41.巴爾扎克(1799-1850) 法國 歐也尼.葛朗臺 高老頭 42.斯威夫特(1667-1745) 英國 格列佛游記 43.司湯達(1783-1842) 法國 紅與黑 44.哈代(1840-1928) 英國 德伯家的苔絲 無名的裘德 45.蕭伯納(1856-1950) 英國 人與超人 46.海明威(1899-1961) 美國 永別了,武器 47.戴維·赫伯特·勞倫斯(1885-1930) 英國 虹 戀愛中的女人 48.波德萊爾(1821-1867) 法國 惡之花 49.塞繆爾·貝克特(1906-1989) 法國 等待戈多 50.維吉尼亞·吳爾夫(1882-1941) 英國 到燈塔去 51.亞歷山大·蒲伯(1688-1744) 英國 奪發(fā)記 52.拉伯雷(約1494-1553) 法國 巨人傳 53.彼特拉克(1304-1374) 意大利 抒情詩集 54.埃米莉·狄金森(1830-1886) 美國 眾多詩歌 55.愛倫·坡(1809-1849) 美國 眾多詩歌,小說 56.亨利·菲爾丁(1707-1754) 英國 湯姆.瓊斯 57.約瑟夫·康拉德(1857-1924) 英國 黑暗的心 58.羅伯特·布朗寧(1812-1889) 英國 指環(huán)和書 59.阿爾貝·加繆(1913-1960) 法國 局外人 鼠疫 60.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 英國 簡·愛 61.艾米麗·勃朗特(1818-1848) 英國 呼嘯山莊 62.讓·拉辛(1639-1699) 法國 菲德拉 63.馬克·吐溫(1835-1910) 美國 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 64.斯特林堡(1849-1912) 瑞典 父親 朱麗小姐 65.左拉(1840-1902) 法國 黛萊絲·拉甘 小酒店 66.博爾赫斯(1899-1986) 阿根廷 小徑分岔的花園 67.曹雪芹(1715-1763) 中國 紅樓夢 68.薄伽丘(1313-1375) 意大利 十日談 69.伏爾泰(1694-1778) 法國 老實人 70.勞倫斯·斯特恩(1713-1768) 英國 項狄傳 71.薩克雷(1811-1863) 法國 名利場 72.雪萊(1792-1822) 英國 眾多詩歌 73.尤金·奧尼爾(1888-1953) 美國 長夜漫漫路迢迢 74.華萊士·斯蒂文斯(1879-1955) 美國 眾多詩歌 75.拜倫(1788-1824) 英國 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 唐璜 76.馬爾克斯(1928-) 哥倫比亞 百年孤獨 77.沃爾特·司各特爵士(1771-1832) 英國 眾多小說 78.巴勃羅·聶魯達(1904-1973) 智利 大地上的居所 79.羅伯特·穆齊爾(1880-1942) 奧地利 沒有個性的人 80.丁尼生(1809-1892) 英國 悼念 81.弗拉納里·奧康納(1925-1964) 美國 眾多小說 82.卡圖盧斯(約前84-約前54) 羅馬 阿提斯 83.費德里科·加西亞·洛爾卡(1898-1936) 西班牙 眾多詩歌,戲劇 84.霍桑(1804-1864) 美國 紅字 85.德萊塞(1871-1945) 美國 美國的悲劇 86.拉爾夫·埃利森(1914-1994) 美國 隱身人 87.安東尼·特羅洛普(1815-1882) 英國 巴塞特郡最后的紀事 88.弗朗西斯科·斯科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 美國 了不起的蓋茨比 89.雨果(1802-1885) 法國 巴黎圣母院 悲慘世界 90.泰戈爾(1861-1941) 印度 吉檀迦利 91.丹尼爾·笛福(1660?-1731) 英國 魯濱遜漂流記 92.京特·格拉斯(1927-) 德國 鐵皮鼓 93.魯迅(1881-1936) 中國 阿Q正傳 94.愛德華·摩根·福斯特(1879-1970) 英國 印度之行 95.伊薩克·巴謝維斯·辛格(1904-1991) 美國 眾多小說,戲劇 96.谷崎潤一郎(1886-1965) 日本 細雪 97.理查德·賴特(1908-1960) 美國 土生子 98.格特魯?shù)隆に固┮颍?874-1946) 美國 三個女人的一生 愛麗絲.B.托克拉斯自傳 99.世阿彌元清(1363-1443) 日本 井筒 葵夫人 100.奧斯卡·王爾德(1854-1900) 英國 從深處 瑞丁監(jiān)獄之歌 附錄: 《世界100位文學大師排行榜》,遴選有史以來的100位最有影響的小說家、劇作家和詩人,讓他們根據(jù)功績和相對影響,排成整齊的隊伍,接受崇高的稱號。 這個排行榜由丹尼爾·S·伯特來完成實在恰得其人。這位兼擅文學的美國哲學博士,擔任過紐約大學文學系主任,衛(wèi)斯理大學文學院副院長。他有多年文學教學經(jīng)驗,而且講授《排行榜》上許多作家的作品已有20多年,在哲學界、文學界有眾多經(jīng)常切磋琢磨學術問題的同行和學生,可謂勝友如云,高朋滿座。他出版的《我下一步談的長篇歷史小說》、《傳記文學》、《100部長篇小說》等論著,都以識見非凡和才情豐贍而備受好評。 作者遴選作家和排定座次的依據(jù)有三:一是文學史;二是評論史;三是個人偏愛。前兩條主要是指作家的讀者面以及對后世的影響,因而必須縱向透過幾千年的文壇煙云,橫向放眼全球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和語言。 《排行榜》確定前10位文學大師依次是:威廉·莎士比亞、但丁·阿利吉耶里、荷馬、列夫·托爾斯泰、杰弗里·喬叟、查爾斯·狄更斯、詹姆斯·喬伊斯、約翰·彌爾頓、維吉爾、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因為對他們的挑選和排位難度都最大,所以作者的評述極為認真。例如對莎士比亞、但丁和荷馬的評價就非常精辟。他認為,看到莎士比亞處于有史以來最有影響的文學家排行榜之首,應該說是不會使人感到意外的。中國的3人是名列27位的杜甫,67位的曹雪芹,93位的魯迅。
很多啊,介紹幾個吧。歐·亨利歐·亨利是其筆名,原名為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國著名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之一。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xiàn)代短篇小說之父。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外,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四百萬》、《命運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愛的犧牲》、《警察與贊美詩》、《帶家具出租的房間》、《賢人的禮物》、《最后一片藤葉》等使他獲得了世界聲譽。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美國小說家。海明威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qū)的奧克帕克,晚年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自殺身亡。海明威代表作有《老人與海》、《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等,憑借《老人與海》獲得1953年普利策獎及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被譽為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并且是“新聞體”小說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筆鋒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以簡潔著稱,對美國文學及20世紀文學的發(fā)展有極深遠的影響。杰克·倫敦杰克·倫敦,原名為約翰·格利菲斯·倫敦(John Griffith London),美國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約50卷作品,其中最為著名的有《野性的呼喚》《海狼》《白牙》《馬丁·伊登》和一系列優(yōu)秀短篇小說《熱愛生命》《老頭子同盟》《北方的奧德賽》《馬普希的房子》《沉寂的雪原》等。杰克·倫敦,原名為約翰·格利菲斯·倫敦(John Griffith London),美國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約50卷作品,其中最為著名的有《野性的呼喚》《海狼》《白牙》《馬丁·伊登》和一系列優(yōu)秀短篇小說《熱愛生命》《老頭子同盟》《北方的奧德賽》《馬普希的房子》《沉寂的雪原》等。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男, 他也是美國著名編劇,是“爵士時代”最重要的代表人。他的每一篇成功的作品都是詩人的敏感和戲劇家的想象力的結晶,都是他的藝術才能發(fā)揮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的產物。1920年發(fā)表第一部長篇小說《此岸天堂》,一舉成名,聲名遠播。小說出版后他與珊爾達·賽瑞結婚。珊爾達對他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影響很大,他的小說里許多女主人公都有她的面影。以后又出版了兩部短篇小說集《姑娘們與哲學家們》(1921)和《爵土時代的故事》(1922)。1925年,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蓋茨比》出版,確立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了不起的蓋茨比》表現(xiàn)了“美國夢”的幻滅。這部小說譴責以托姆為代表的美國特權階級自私專橫,為所欲為,以同情的態(tài)度描寫了蓋茨比的悲劇,并指出他的悲劇來自他對生活和愛情的幻想,對上層社會人物缺乏認識。1934年菲茨杰拉爾德出版了另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說《夜色溫柔》,成功地表現(xiàn)了上層資產者的自私與腐化,對主人公的沉淪滿懷同情。但評論界對它反應冷淡。1936年菲茨杰拉爾德在病中寫了自傳《崩潰》。索爾·貝婁索爾·貝婁(Saul Bellow,1915-)美國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爾度過童年。1924 年,舉家遷至美國芝加哥。1933年,貝婁考入芝加哥大學。轉入伊利諾斯州埃文斯頓的西北大學,獲得社會學和人類學學士學位。赴麥迪威的威斯康星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他長期在芝加哥等幾所大學執(zhí)教。任芝加哥大學教授和社會思想委員會**。從1941年到1987年的40余年間,貝婁共出版了9部長篇小說。早期創(chuàng)作有結構優(yōu)美的《晃來晃去的人》(Dangling Man)(1944)、《受害者》(The Victim)(1947),頗為評論界注目。其后不久,美國古根海姆基金會授予他研究金,福特基金會也給予資助,他成了全國文學藝術協(xié)會會員?!秺W吉·瑪琪歷險記》(The Adventure of Augie March)(1953)的出版,使他一舉成名,第一次獲得全國圖書獎,奠定了他的文學地位。由于他把“豐富多彩的流浪漢小說與當代文化的精妙分析結合在一起”,這部小說成為當代美國文學中描寫自我意識和個人自由的典型之作。其后,陸續(xù)出版了《只爭朝夕》(Seize the Day)(1956)、《雨王漢德遜》(Henderson the Rain King)(1959)。1964年出版的小說《赫索格》(Herzog)第二次獲得全國圖書獎;1970年出版的小說《賽姆勒先生的行星》(Mr.Sammler‘s Planet)第三次獲得全國圖書獎;1975年出版的小說《洪堡的禮物》(Humboldt‘s Gift)獲得普利策獎。此外還有《系主任的十二月》(1981)、《而今更見傷心死》(1987)、《偷竊》(1989),劇本《最后的分析》、游記《耶路撒冷去來》、散文集《集腋成裘》等。這些作品袒露了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精神苦悶,從側面反映了美國當代“豐裕社會”的精神危機。 1976年索爾·貝婁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作品被認為“融合了對人的理解和對當代文化的精妙分析”,瑞典皇家學會授獎時特別提及他的小說《抓緊時光》,認為是現(xiàn)代典型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