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俄羅斯家庭有兩個孩子,受訪者中36%的女性和39%的男性只有一個孩子,有兩個孩子的男女受訪者比例分別是27%和33%,有三個或以上孩子的男女受訪者比例分別只有4%和5%,29%的男性和26%的女性受訪者沒有子女,還有37%的女性和29%的男性不打算有后代。
年輕人不愿意生育或多生的比例較大。目前影響年輕人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有三點:缺錢、房子不夠住、單身沒伴侶。仔細品味不難發(fā)現(xiàn),以上幾點因素其實都與收入有關。其實,官方也想到了這一點,并且早在2007年就出手相助。為緩解生育家庭的經濟壓力,俄羅斯設立了母親基金,從2007年1月1日起,凡是育有不止一個孩子的家庭可從“母親基金”獲得補助,用于改善住房條件,增加父母中一方的儲蓄退休金,或用于孩子的教育?!澳赣H基金”的總額也在逐年增加,從2007年的2500萬盧布增加至2021年的4838萬盧布。2020年1月起,生育第一胎可獲得約46萬盧布,第二胎可獲得約61萬盧布,第三胎可獲得45萬盧布。生孩子有補貼,年輕人就愿意生了嗎?答案是否定的。俄羅斯儲蓄銀行人壽保險公司2月進行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僅有11%的俄羅斯家庭打算2021年生孩子。“Открытие”銀行關于生育成本的調查結果或許能解釋部分原因,35%的受訪者表示,養(yǎng)一個孩子每月需花費1.5萬盧布至3萬盧布,33%的受訪者表示需3萬至5萬盧布,20%的受訪者表示需5萬至10萬盧布,8%受訪者表示需10萬盧布以上,相較而言,只有6%的受訪者表示每月1.5萬盧布足夠,而這個數(shù)字僅僅比最低生活標準高一點點而已。由此可見,生孩子只靠政府補貼是遠遠不夠的,提升自身家庭收入才是根本。對于普通人來說,有一份好工作無疑是家庭增收的根本,這建立在國家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然而現(xiàn)實狀況是,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特別是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失業(yè)率還在上升。塔斯社2020年6月消息,俄羅斯失業(yè)人數(shù)超過450萬。俄總統(tǒng)普京在年度記者會上表示,俄羅斯貧困率上升到13.5%。就業(yè)、收入、貧困問題的解決是一個系統(tǒng)性工程,是影響年輕人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俄羅斯政府已著手解決這些問題,例如發(fā)放失業(yè)補貼、幫扶中小企業(yè)、保證就業(yè)率,還設立了國家2030年減貧目標,著重發(fā)展經濟,提高民眾收入。6月1日俄公眾院人口狀況委員會針對多孩家庭幫扶提出各項建議。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報道,根據(jù)提議將在俄羅斯設置多孩父親基金,金額為63.94 萬盧布。還建議增加對多孩家庭的額外幫扶措施,無論家庭收入如何,為所有地區(qū)第三個和之后的年齡三歲以下的兒童提供每月補助;為多孩家庭制定和推行家庭稅收制度,隨著家庭中兒童數(shù)量和家庭勞動力的增加,稅率會降低,五個孩子的家庭完全不需要交稅,為多孩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費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對家庭唯一財產(土地、房屋、住房、別墅、汽車和其他交通工具)實行免稅。為需要改善住房條件的多孩家庭提供租房補貼,補貼金額至少為租金的50%,將多子女母親生育證明數(shù)量增加兩倍,提供額外的醫(yī)療服務,確保多子女的在職父母的養(yǎng)老金與非工作養(yǎng)老金領取者的水平相同,對多子女父親而言,每增加一個孩子可以提前一年退休,多孩家庭家庭假期的國家支持的比例應提高到 50%。為了鼓勵年輕人生娃,俄政府可謂絞盡腦汁地創(chuàng)造條件。或許,不久的將來,年輕人會體諒到政府的一片苦心,到那時,國家的人口問題也將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