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1904-2005)現(xiàn)代著名作家。
原名李芾甘,筆名巴金,四川成都人,1928年,寫成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滅亡》。后來又寫了《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說,又發(fā)表中篇小說《寒夜》《憩園》等,1982年曾獲“國際但丁文學獎”,巴金先后擔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等職。丁玲(1904-1986)現(xiàn)代女作家,原名蔣偉,又名蔣冰之,湖南臨澧人。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太陽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獲斯大林文學獎二等獎。臧克家(1905-2004 )現(xiàn)代詩人,山東諸城人。歷任《詩刊》主編。他的第一本詩集是《烙印》,其主要作品有詩《老馬》。諷刺詩集《寶貝兒》、小說集《掛紅》、文藝論文集《在文藝學習的道路上》等。他的短詩《有的人》被廣泛傳誦。趙樹理(1906-1970)現(xiàn)代小說家和人民藝術家,山西沁水縣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李家莊的變遷》《三里灣》;中篇小說《李有才板話》;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登記》等。他的作品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被譽為“山藥蛋派”。張?zhí)煲恚?906- )現(xiàn)代作家。原籍湖南湘鄉(xiāng),出生于南京。代表作為諷刺短篇小說《華威先生》,長篇小說有《鬼士日記》,短篇小說有《從空虛到充實》,兒童文學作品有《大林和小林》《寶葫蘆的秘密》《大灰狼》等。周立波(1908-1979)現(xiàn)代作家,原名周紹儀,湖南益陽人。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暴風驟雨》,曾榮獲斯大林文學獎。解放后,他參加《解放了的中國》彩色影片攝制工作,再次榮獲斯大林文學獎。另有長篇《鐵水奔流》《山鄉(xiāng)巨變》。他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湘江一夜》獲1979年短篇小說一等獎。艾青(1910-1996)現(xiàn)代詩人,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出身于一個地方家庭。1932年,加入“中國左翼美術聯(lián)盟”,同年被捕。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詩集《大堰河》,其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抗日戰(zhàn)爭期間,寫了長詩《向太陽》《火把》。解放后又寫了《在浪尖上》《光明的贊歌》等。姚雪垠(1910-1999)現(xiàn)代作家。河南鄧縣人?!独钭猿伞肥撬拇碜鳎恰拔逅摹币詠淼谝徊块L篇小說歷史小說。楊朔(1913-1968)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山東蓬萊人。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反映抗美援朝的《三千里江山》,還有散文集《海市》,長篇小說《洗兵馬》等。他的散文《荔枝蜜》《茶花賦》《海市》《香山紅葉》等都是優(yōu)秀散文佳作。孫犁(1913- )現(xiàn)代作家。原名孫樹勛,河北省平安縣人。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荷花淀》;小說散文結集《白洋淀紀事》。他的小說寫景的抒情熔于一爐,充滿詩情畫意,有“詩體小說”之稱。楊沫(1914-1995)現(xiàn)代女作家。1914年生于北京,原籍湖南省湘陰縣。1937年發(fā)表《浮尸》《怒濤》等幾篇揭露日寇侵華罪行的短篇小說,1950年出版描寫抗日的中篇《葦塘紀事》。1958年出版的優(yōu)秀長篇小說《青春之歌》是她的代表作,1972年起,寫成長篇小說《東方欲曉》,1978年還出版了短篇小說選《紅紅的山丹花》。周而復(1914- )1914年生于南京,祖籍安徽旌德縣。他的代表作:報告文學《諾爾曼·白求恩片斷》、長篇小說《白求恩大夫》和《上海的早晨》。徐遲(1914-1996)現(xiàn)代詩人、報告文學作家。原名徐高壽;浙江省吳興人。他前期作品有詩集《二十歲的人》,散文集《美文集》;解放后,又寫了特寫集《我們這時代的人》《慶功宴》。1978年寫的報告文學集《哥德巴赫猜想》是獻給全國科學大會的厚禮。柳青(1916-1978)現(xiàn)代小說家。原名劉蘊華,陜西吳堡人。代表作是1959年發(fā)表的反映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的長篇小說《創(chuàng)業(yè)史》《梁生寶》。此外《種谷記》《銅墻鐵壁》等長篇小說也較有名。劉白羽(1916- )現(xiàn)代作家,北京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說《政治委員》,中篇小說《火光在前》,特寫集《早晨的太陽》。郭小川(1919-1976)現(xiàn)代詩人。河北豐寧縣人。抗戰(zhàn)時期他開始寫詩,主要作品有詩集《平原老人》《甘蔗林――青紗帳》《投入火熱的斗爭》以及長詩《將軍三部曲》等,著有《郭小川詩選》。秦牧(1919-1992)現(xiàn)代散文家,原名林覺夫,祖籍廣東澄海,生于香港。其代表作有散文集《長河浪花集》、小品文《貝殼集》,童話集《蜜蜂和地球》,以散文體裁寫成了文藝論文集《藝海拾貝》。散文集《長街燈語》也較有名。魏?。?920- )現(xiàn)代作家,原名鴻杰,筆名紅楊樹,河南鄭州人。其代表作是文藝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此外,還有詩集《黎明風暴》,文藝隨筆《路標》。他的長篇小說《東方》獲首屆茅盾文學獎。李季(1922-1980)現(xiàn)代詩人,原名李振鵬,河南唐縣人,代表作有長篇敘事詩《楊高傳》。1945年以陜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寫出了長篇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馬烽(1922- )現(xiàn)代作家,山西孝義縣人。其主要作品有《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個上級》,電影劇本《我們村里的年輕人》,長篇小說《劉胡蘭傳》《呂梁英雄傳》《與西戎合作》等。賀敬之(1924- )現(xiàn)作詩人、劇作家,山東嶧縣人。1942年,他和丁毅執(zhí)筆集體創(chuàng)作的我國每一部新歌劇《白毛女》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金。建國后,寫了《回延安》《放聲歌唱》《西去列車的窗口》等有名的詩篇。新時期(改革開放后)王蒙(1934- )當代作家,北京人。其處女作是長篇小說《青春萬歲》。他的短篇小說《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影響很大,從1976-1981年發(fā)表三十多篇作品。其中《最寶貴的》《悠悠寸草心》《春之聲》分獲1978、1979、1980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中篇小說《蝴蝶》獲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張賢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綠化樹》等小說為代表作。多次獲全國優(yōu)秀小說獎。劉紹棠(1936-1997)當代作家,北京通縣人。十三歲就開始創(chuàng)作,十七歲就發(fā)表了第一本短篇小說《青枝綠葉》,1979年以后寫的中篇小說《蒲柳人家》,短篇小說《峨眉》分別獲得全國中篇小說獎和短篇小說獎。茹志鵑(1925- )現(xiàn)代女作家,曾用筆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生于上海。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百合花》《靜靜的產院》《剪輯錯了的故事》,其中《剪輯錯了的故事》榮獲1979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獎。李準(1928-2000)現(xiàn)代作家,河南省孟津縣人。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不能走那條路》《李雙雙小傳》;由他改編的電影劇本有《高山下的花環(huán)》《牧馬人》《老兵新傳》等。其中《老兵新傳》攝成電影后,曾榮獲195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jié)銀質獎。他的長篇小說有《黃河東流去》。蔣子龍(1941- )當代作家,河北滄縣人。其成名作是《機電局長的一天》。短篇小說《喬廠長上任記》榮獲1979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一等獎,《開拓者》榮獲全國優(yōu)秀小說獎。劉心武(1942- )當代作家,四川成都人。其短篇小說《班主任》榮獲1978年全國短篇小說一等獎,長篇小說《鐘鼓樓》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張潔(1938- )當代女作家。其處女作《從森林里來的孩子》和后來寫的《誰生活得更美麗》分別獲1978、1979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榮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高曉聲(1928- )當代作家,江蘇武進縣人。代表作《李順大造屋》《陳奐生上城》分別獲1979、1980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李存葆當代作家,山東五蓮縣人。其報告文學《將門虎子》榮獲自衛(wèi)還擊戰(zhàn)全軍征文一等獎,中篇小說《高山下的花環(huán)》《山中,那十九座墳塋》都是優(yōu)秀作品。賈平凹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廢都》,陜西省作協(xié)副主席,作品大膽凝重,揭示人性,擁有廣大讀者。莫言當代著名作家《紅高粱》,作品恢宏大氣,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后獲得世界聲譽。王小波已故著名小說家,被譽為文壇外高手,代表作《時代三部曲》,擁有廣大讀者。史鐵生已故著名作家,代表作《務虛筆記》,《我與地壇》等。路遙(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衛(wèi)國,漢族,小說《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后者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高興宇當代著名作家,山東日照人,《讀者》簽約作家,代表作《借物參禪》、《好運密碼》、《不自卑的世界》、《毛竹氣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