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史料記載,大概在3000年前的商周之際,黎族先民就已定居在海南島了。
直到明代,黎族仍分布于全島各地。宋元明清各代,隨著內(nèi)地漢族大量遷入海南,島內(nèi)民族同化和民族遷徙現(xiàn)象日漸加劇,島北黎族少量南遷,大部同化于漢族之中。今天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島的中南部地區(qū)。黎族就是在海南島這方熱土上,經(jīng)歷了長久的歷史積淀,逐步形成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化,正是在這種獨特的文化中,鉆木取火這項古老的技藝才得以流傳至今。黎族鉆木取火技藝主要留存于海南島中南部的三亞、五指山、東方等市及瓊中、保亭、陵水、樂東、昌江、白沙等縣的黎族集聚區(qū)。說到移民,海南最早的移民來自于流放。海南島是我們古代四大流放地之一。你知道流放地指的是哪些犯人嗎?你看四大流放地,是幾個地方?一個是新疆的伊犁,湖北的房縣 ,就是十堰那個地方下面有個房縣,再來的話就是福建的豐州,再來就是海南島的儋州。這些地方都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海南島在以前是一個天高皇帝遠、沒有人住的偏僻蠻荒之所,所以那些犯人就被流放到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