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是如何發(fā)明的,又為什么叫“醋”呢?傳說在古代的中興國,即今山西省運城有個叫杜康的人發(fā)明了酒。
他兒子黑塔也跟杜康學(xué)會了釀酒技術(shù)。后來,黑塔率族移居在江蘇省鎮(zhèn)江。在那里,他們釀酒后覺得把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來,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時,一開缸,一股從來沒有聞過的香氣撲鼻而來。在濃郁的香味誘惑下,黑塔嘗了一口,酸甜兼?zhèn)?,味道鮮美,回味甘醇,便儲藏著作為“調(diào)味漿”。這種調(diào)味漿叫什么名字呢?黑塔就把二十一日加“酉”字來命名這種酸水叫“醋”。醬油是從豆醬演變和發(fā)展而成的。中國歷史上最早使用“醬油”名稱是在宋朝,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韭葉嫩者,用姜絲、醬油、滴醋拌食”的記述。此外,古代醬油還有其他名稱,如清醬、豆醬清、醬汁、醬料、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曬油、座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雙套油等。公元755年后,醬油生產(chǎn)技術(shù)隨鑒真大師傳至日本。后又相繼傳入朝鮮、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