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即華夏族,即漢族,華夏也稱“夏”、“諸夏”,又稱“華”或“諸華”。
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區(qū)的漢民族的先人以區(qū)別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又稱中華。華與夏曾相互通用,“中華”又稱“中夏”??鬃右暋跋摹迸c“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漢朝時期也以此為“漢族”。華夏族是黃河流域的最早居民,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黃河流域的大地灣文明和裴李崗文明,其文明傳承脈絡(luò)是:大地灣文明和裴李崗文明——仰韶文明——龍山文明——二里頭文明。漢朝以后該族又稱為漢人,但是華夏這個稱謂并沒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續(xù)至今。古代漢族往海外移民時自稱華夏人,由此產(chǎn)生“華人”一詞?!叭A人”一詞最初指漢族,但隨著華夏文明擴展到全國各地,“華人”的概念漸漸由當(dāng)初單指漢族,擴展到中華大地受中華文明影響的少數(shù)民族,成了全體中華民族的代稱?!爸腥A民族”一詞最早由梁啟超提出,成為中國近代民族主義及建立國族的重要概念。中華民族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方定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獲得認定的以漢族為主體的56個民族的統(tǒng)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