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狼在人類踏入后曾經(jīng)有一段瘋狂發(fā)展的時期,但是好景不長,隨著人口數(shù)量的逐漸增加,人們開始對野生環(huán)境入侵,這導致了袋狼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再加上袋狼偶爾有偷獵家畜的行為,所以也遭到了人們的捕殺,這使得袋狼的開始逐漸的下滑。
但是,這并不足以讓袋狼徹底消失。首先,狗被帶入澳大利亞后,因為沒有天敵,加上野生環(huán)境中呆萌的有袋食草動物比較多,導致了它們在野外迅速地繁殖,并且擁有了一定的野生種群,這就是澳洲野狗的由來。澳洲野狗在野外會偷獵家畜,而當時的人并并沒有意識到是入侵物種的“鍋”,反而“甩鍋”給了本土物種袋狼,這導致了一場全民“獵狼”運動開啟。這是人為獵殺的因素。其次是澳洲野狗本身,隨著澳洲野狗種群的不斷擴大,以及袋狼因為被捕殺數(shù)量急劇的減少,澳洲野狗逐漸的取代了袋狼的地位,成為了食物鏈最頂端的食肉動物。作為有著相近生態(tài)位的兩種動物,澳洲野狗的崛起成為了壓垮袋狼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