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3日,泰坦尼克號完成了裝潢工作, 1912年4月10日,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碼頭,“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啟程駛往新世界。
船長叫愛德華·史密斯。碼頭上擠滿了乘客、來送行的家屬、行李搬運(yùn)工和海關(guān)的檢查人員。上午11點(diǎn),一號煙囪噴出了白色的蒸汽。29臺鍋爐中的25臺開始依次生火。中午12點(diǎn)整,泰坦尼克號在拖船的拉動下慢慢離開了碼頭。兩個外側(cè)螺旋槳開始攪動南安普敦港海水。泰坦尼克號依次駛過了停泊在港口中的莊嚴(yán)號(不是后來德國賠償?shù)哪撬遥?、費(fèi)城號、圣劉易斯號、海洋號和紐約號郵船,鳴笛向它們致意。這艘46000噸的大船似乎對其它船只很有吸引力。在水流吸力作用下,紐約號郵船的船身開始向泰坦尼克號靠攏,幸好錨鏈和纜繩及時地拉住了它。泰坦尼克號的拖船伏爾甘號把紐約號的船身頂了回去。世界上最大的郵船開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航行。當(dāng)天晚7點(diǎn),泰坦尼克號抵達(dá)法國瑟堡港。另一批乘客和貨物搭乘“游牧”號和“交通”號兩艘專用擺渡船登上了泰坦尼克號,包括美國富翁阿斯特和瑪格麗特·布朗夫人--后來被報紙稱作“永不沉沒的尊貴的布朗夫人”。第二天中午,泰坦尼克號抵達(dá)愛爾蘭的昆斯敦(今天的科克)。一批對新世界充滿憧憬和希望的愛爾蘭移民登上了船。一個乘客在這里上岸,他拍下的照片后來成了泰坦尼克號的絕版照片,今天在收藏家眼里價值連城。為了以比奧林匹克號更快的速度穿越大西洋,泰坦尼克號選擇了距離較短的北航線。氣溫不斷地下降。沒到美國就沉默在北大西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