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的“四少民族”由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俄羅斯族組成,下面我將介紹這“四少民族”在祖國歷史的不同階段和不同領域各自所發(fā)揮的作用:
一、 鄂倫春族起源及歷史簡介:鄂倫春族的祖先是森林人。
到了元代,稱之為“林中百姓”。明代泛指為“北山野人”,游獵于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西起石勒喀河,東至庫頁島的廣闊地區(qū)。
二、 鄂溫克族起源及歷史簡介:鄂溫克族是跨中國、俄羅斯居住的跨界民族.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東北黑龍江省訥河縣和內蒙古自治區(qū),有人口26315人。鄂溫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們”。大部分鄂溫克人以放牧為生,其余從事農(nóng)耕。馴鹿曾經(jīng)是鄂溫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譽為“森林之舟”。
三、 達斡爾族起源及歷史簡介:達斡爾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qū)莫力達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布特哈旗、阿榮旗及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區(qū)、梅里斯區(qū)、富拉爾基區(qū)、龍江縣、富??h、嫩江縣、愛輝縣;少數(shù)居住在新疆塔城縣。
四、 俄羅斯族起源及歷史簡介是俄羅斯移民的后裔,俄羅斯族早在18世紀初從沙皇俄國遷來的,18世紀后期,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國的殘酷統(tǒng)治,大批俄羅斯人遷來中國,尤其是在19世紀末和俄國十月革命前后,更多的俄羅斯人從西伯利亞等地涌入我國新疆北部地區(qū)、東北各地和內蒙古東北地區(qū)。俄國十月革命后,又有一些人為躲避戰(zhàn)爭,進入中國。那時他們被稱為“歸化族”,他們聚居的村落被稱為“歸化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改為俄羅斯族,被確認為中國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