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祖先的故事很多,其中,有一位祖先與崇山圣火的傳說有關,這個傳說即是——燧人氏取火的故事時光如水,不停流逝。
當三皇時代結束,人類的眾多氏族集團不斷擴展,并各將腳步邁入到距今一萬余年時,這時有一個叫燧人氏的首領,帶領著一大群族人,來到了張家界的崇山一帶。那崇山十分奇異,爬上山時十分險峻,上到山頂,卻一片開闊平坦。起起伏伏的土丘間,覆蓋的是一片片齊腰深的野草,許多的野兔、山羊、狼狗等動物,在其間不時出沒,還有斑鳩、雉雞等各種飛禽,時而驚起撲騰。幾條深淺不一的溪溝里,有清澈的山泉在嘩嘩流淌。山頂?shù)闹車?,還有四大懸圃和幾個天然巖洞,濃密茂盛的山林,也就分布在周邊的各處山頭。今人看來,這里仍然是個適宜居住的好地方。有的史書記載,燧人氏會觀天文地理。如《荒史》中就記載他“觀乾象而察辰心。自不周之山,游于日月之都,至于南埵”。有學者分析,這“日月之都”實際就是指的天門山,“南埵”,指的就是崇山。傳說燧人氏部落在崇山頂上安歇下來,開始砍樹搭棚,修建簡易住屋。那時的氏族,在燧人氏之前,即有巢氏時代,人們即已學會了在巢穴筑建房屋躲避風雨,而在燧人氏為首領時,人們生活居住的本領更強了,他們不僅會筑巢而居,而且還會用獸匹、草料等編制成簡單的衣服,穿在身上用來遮體御寒。在崇山安居住下不久,一件重大的事就發(fā)生了。傳說,有一天燧人氏來到一片山林中,偶然見到鳥兒啄樹閃出火星,即受到一種啟示,既然鳥兒的尖硬之嘴啄樹能閃出火星,那么,用尖硬石鉆木豈不也可取火?這樣一想,他遂找來一棵粗大木料,再準備一些干燥枝葉,隨即用磨得很尖的硬石就不斷摩擦鉆木。結果,用這辦法,燧人氏果真就引燃出了火種。其實,火在遠古時期早就被人類用上了,今人發(fā)掘百余萬年之前的“北京人”和云南“元謀人”的遺址里,就已發(fā)現(xiàn)有火燒炭的痕跡,這說明人類使用火的時間是相當長了。不過,在傳說中,靠鉆木取火的發(fā)明方式,還是源于燧人氏。這種取火辦法,至少使得人們當時已不再為保存火種而發(fā)愁了。而燧人氏發(fā)明取火辦法之后,又教民烹飪,這樣,火的應用又使人類逐漸告別了茹毛飲血的生活習慣,也消除了吃生食帶來的腥晿疾病。火還能用來照明、抵御寒冷,還可燒畬耕種、燒炭、制陶、冶煉、鑄刀具、鑄鐘鼎、器皿等等??傊?,燧人氏鉆木取火的發(fā)明,對人類文明進步的貢獻很大。后來,其部族的人,就更加擁戴他,燧人氏的權威更高了。接著,燧人氏帶領族人在崇山又修筑土墻城堡,并在部族的推崇下,當上了燧明國的國主,后來的史籍中即稱其為燧皇。如《尚書大傳》曰:“燧人為燧皇,燧人以火紀?;?,陽也。陽尊,故托燧皇于天?!抖Y含文嘉》曰:燧人始鉆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有異于禽獸,遂天之意,故謂燧人?!卑凑铡痘氖贰芬粫恼f法,燧人氏為帝王時,身邊還有明繇、必育、成 、隕丘等4人為大臣供職,幫助其治理國政,使天道十分太平。在古籍《國語·周語上》中,還曾有火神祝融降于崇山的記載。而長期生活在崇山的當?shù)厝耍擦碛羞@樣一個版本的傳說:燧人氏是個男性首領,在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會里,本來女性首領的地位是很高的。但燧人氏與另一首領大比赤陰同居,倆人生了一個兒子就叫祝融。這個祝融降生于崇山火兒屋場,自幼隨母親跟族人學打獵。小祝融見長者們腰里都帶著崇山特有的火草,隨時用火煉石取火,聰明的他很快就像大人一樣學會了取火,并整天玩火著了迷,大人們?yōu)榇硕加H昵地稱他為“火兒”。故此,直到今天,崇山南北及山頂還留有“天火嶺”、“火煉埡”、“火場”、“火兒屋場”等地名,并留下了“崇山人屁眼里都是火”的俗語。另據(jù)一些學者考證,祝融在很多的朝代都有,因為他就是一個傳說中的火神。實際上,在早期的創(chuàng)世階段,用火施化,炮生為熟、教民耕種的著名帝王不止有燧人祝融,還有伏羲、神農(nóng)等人。有的史籍也稱祝融為古代“三皇”之一,民間亦尊其為火神、水神、灶神等。并且,祝融在許多不同時代出現(xiàn)的職務亦不同,他有時稱帝,有時為官。對此現(xiàn)象,有史學家曾這樣分析,祝融是一個古老氏族集團的首領,這個氏族在歷代都有傳承。所以,創(chuàng)世的祝融就有:取火祝融燧人(又曰赤陰或諸英)、稱帝祝融赤帝、繼位祝融神農(nóng)(又曰柱炎)、戰(zhàn)神祝融蚩尤(又曰蚩庸)、雨師祝融赤松、水神祝融共工(又曰庸回)、黃帝司馬曰庸光(又曰庸成)、開國祝融顓頊(又曰顓庸)。復興的祝融有:火正祝融重黎、盤瓠祝融陸終、丹朱祝融驩兜、受禪祝融大禹、蜀祖祝融燭龍、大彭祝融彭祖、楚祖祝融鬻熊、巴祖祝融廩君、屈祖祝融伯庸。神祇祝融有:陪祀祝融火神、城隍祝融水神、司灶祝融灶神、火陽祝融回祿。祝融余脈有:巫臣之子狐庸、王僚之弟燭庸、秦宮辭臣庸芮、膠東大儒庸譚等等。祝融作為創(chuàng)世者,也就是庸國之前的燧明國首領。祝融燧人本就是指的同一人,燧人也即是古老祝融氏族的首領,而這個最初的創(chuàng)世祝融,從性別來說,還有可能是位女性。至于后來的祝融,則都演變成了男性。由此我們也可以說,所謂崇山圣火,所指即是燧火文明,也即是從燧人氏祝融傳下來的用火文明,這個文明的核心宗旨,應當就是像火一樣熾熱激情的對上進的不懈追求,這種追求帶來的必然是人類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是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道德行為的不斷至善至美。歷史進入當今時代,我們更欣喜地看到,在世界多國舉辦的奧林匹克體育賽事中,每一次從取圣火并開始傳遞的那一刻起,全球無數(shù)的觀眾就被這個活動所深深吸引。而熱烈、激情、勇敢、拼搏、和諧、和平、團結、誠實、善良、智慧、公平、公正等詞語,也正是這場體育賽事的主題。我們通過這火炬的一路傳遞,到點燃比賽現(xiàn)場的火焰乃至比賽結束為止,所看到的都是觀眾對賽事的極大熱情關注。其實,作為觀眾,我們更應當明白的是,生活在天穹之下的人類子民,我們每一個人實際上都是一位火炬手。我們所持的這個火炬,傳遞的也應是人類存在最多的正能量的文明,即誠實、善良、正直、公平、大愛等等良好的品德品行。而承載賦有這些正能量的文明之火、光明之火,也就是古代燧火文明傳承下來的堅實內核。所以,筆者堅信,只要人類的良善之心不滅,一直讓遠古的這種燧火文明不斷地傳承下去,人類就一定能驅散征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黑暗,并迎來更加光輝燦爛的未來。關于燧人氏祝融在崇山的活動,民間的一些傳說應該說也是可信的,而燧人氏在崇山建立了燧明國,這個氏族后來有一部分遷徙到了河南商丘等地,因此,燧人氏的故里,也有一說在河南商丘。古代氏族的遷徙流動本是經(jīng)常的,故崇山和商丘都是燧人氏居住過的地方也是極有可能的。綜上所述,燧人氏祝融是崇山的老祖,緊隨其后的古代許多帝王,如庸成、伏羲、黃帝、驩兜、顓頊、堯、舜、禹帝等等,也都與崇山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是不少學者現(xiàn)在考證得出的結論。崇山在三皇五帝時期,即早已是大庸古國的經(jīng)濟政治文明中心,是中國古代先賢們所創(chuàng)世開辟的天國樂土和祖山圣地。連今日“崇拜”一詞的詞義之源也是“拜崇”,即崇拜“崇山”之意。所以,這些古籍記載證據(jù)其實已也早以證明,崇山就是一座巍峨高聳的古老祖山,一座古代燧人氏發(fā)明和傳遞過火種的圣山,一座尚未被國人認識其厚重歷史文化價值的寶山!崇山更應是華夏民族的“國山”,它是比晉南“夏虛”、河南“殷虛”更早的文化遺址,是有待揭開謎底的“庸虛”。而中華民族的后裔子孫,為此都不應忘記這座傳遞過火種和播種過文明的圣山,我們應為這座遠古祖山的存在而真正感到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