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國也》河內(nèi)(地名)地方遭了饑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遷移到河?xùn)|,同時把河?xùn)|的糧食運到河內(nèi)。
,說的是梁惠王治理國家的方法“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xùn)|兇亦然”, 這句話的“民”字,應(yīng)做“青壯年男子”理解。朱熹是這樣解釋的:“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給其老稚不能移者”。朱子解釋的著眼點在留下的老幼,注意的是老幼的不能行走。若真是為了救災(zāi),根本不必要移民,而且,移民涉及到家庭倫理等社會穩(wěn)定的諸多因素。所以孟子才說梁惠王的政策是“五十步笑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