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東北地區(qū)是以屯田制形式開墾的,所以都叫“屯兒”,而不叫村或莊。
屯田制結(jié)束以后,特別是闖關(guān)東移民大潮來臨,仍然沿襲了這種叫法。這就是為什么東北都叫“屯“而不叫村或者莊的緣故。 東北的屯田是從清朝開始的。清朝取得政權(quán)后,大批滿人入京,造成東北人口空虛,加之實行“禁邊”政策以后,漢人不允許入“邊”,這樣就更造成了東北地區(qū)地廣人稀的局面。于是沙俄趁機而入,侵占了東北60萬平方公里土地,逼迫滿清政府簽訂了喪權(quán)辱國的璦琿條約。滿清政府為了抗俄,推行“移民實邊”政策,并逐漸放松了“邊”禁,大批漢人進入東北。東北那時到處都是處女地 ,于是漢人就開始跑馬占荒,進行開墾。一開始,開墾一定是以民眾屯田既“民屯”的形式出現(xiàn)的,所以自然形成的村莊就叫做“屯”了,一般以最先占地或占地最多的戶族姓氏來命名,于是什么張家屯、田家屯、劉家屯等等的屯子就出現(xi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