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發(fā)源地:西安一般認為周姓起源:
1、 周姓的最早出現(xiàn),可追溯到遠古的黃帝軒轅氏。
據(jù)《姓氏考略》所載,相傳黃帝時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將,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這兩個人的后代都以周為姓氏。
2、出自姬姓,其始祖為周文王。黃帝的兒子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東征勝利后,大規(guī)模分封諸侯,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后人大多改以國名、地名及祖父名號為姓氏。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國所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周宗室子孫及周朝遺民以周為氏。如周平王之后,這一支通常被認為是我國周姓來源的主要部分。另有周赧王之后,周公旦之后。
3、由他氏改姓或他族改姓為周。如北魏時有鮮卑皇族普氏改姓周。南北朝時,代北復(fù)姓賀魯氏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改漢字單姓周氏。南朝陳時,有一著名將領(lǐng)叫項猛奴的被周薈撫養(yǎng)改姓周,名文育。唐玄宗時,有姬氏因避帝名諱,故而改姓周。唐末有叫成訥的,后梁時賜姓周。元時,有一位叫蘇卓周的改姓周。又有喜同、術(shù)忽、哈刺歹等蒙古人改姓周。明代江蘇吳縣人吳健7歲時家貧賣身同縣周家,也改姓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