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港澳都有它的本意。
“省”指的是省城,省會?!案邸敝傅氖恰案劭凇保晨渴〕?。這么很多地方叫“澳”,例如澳門、大澳,大多是指是海邊彎曲可以停船的地方。門:船可以通過的通道。例如虎門、屯門。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省”和“澳”是早就存在的,但“港”(即香港)作為一個獨立的政體、為人所注意的城市和商埠,要從1842年香港割讓給英國開始講起。 最先出現(xiàn)“省港澳”連在一起講的說法,很可能來自19世紀60年代在香港開設(shè)的“省港澳輪船公司”。這家英資企業(yè),總部在香港,除了運貨載客外,也推出旅游套餐,輪船所經(jīng)的路線,把三個地方連在一起推介。必須強調(diào)的是,很多人以為“省”指的是“廣東省”,但其實并非如此。“省”指的是“省城”,但又不是指“廣州市”。清代提到的“廣州”指的是“廣州府”,在清代時,廣州府由12-14個縣組成。本地人有一個歌謠記這些縣,提到10個縣名:“南(海)番(禺)東(莞)順(德)香(山),清(遠)(三)水(從)化(增)城龍(門)”。過去人去“省城”稱為“上省”、“晉省”。“省城”作為行政中心,它的重要性不僅在于其行政地位,還有它的都會氣象。所謂都會氣象,指的是商業(yè)帶動的繁華面貌,商業(yè)自明代以來就發(fā)展起來了,但全球化的商業(yè)氣息很大程度上是18世紀以來廣州獨口通商的結(jié)果。而廣東省,香港,澳門統(tǒng)稱"粵港澳"并非"省港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