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年習(xí)俗中,老南昌人最難忘的就是“守油鍋”。
油鍋一架,年味就滋滋響地飄了出來。各家各戶的女主人開始身系圍裙,頭纏毛巾,自己動手炸一些年貨——油炸八寶。【炸馓子】炸馓子的油味,映著密集的鞭炮聲,年的味道就特別強烈。原產(chǎn)的小麥面粉,和上雞蛋清油,反復(fù)揉壓和面,再捻拉抻拽成粗細(xì)勻稱、盤連有序的圓條。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用兩根大筷子挑著馓子邊緣,在油鍋中來回滾炸,至棕黃色即成。特色是細(xì)、脆、韌。毫不夸張地說,四根方集細(xì)馓子可以從一根縫被子的大號縫衣針孔同時穿過。馓子是家家戶戶過新年必備的油炸之王,直接吃酥脆噴香,也可泡稀飯、泡馬糊、泡油茶等。早年很多家庭的吃法是開水泡,放點鹽蔥花和香油或者醬油,能吃出陽春面的感覺。【炸麻葉】麻葉是南昌人過年的小零食,也可以兼作主食,脆脆的感覺像是吃薯片一樣的,一直是孩子們的偏愛。吃法與馓子類似,可是更有豐富的味道和變化。麻葉是由撒上芝麻的面片油炸而成。如果面和硬一點的話,炸出來的麻葉特別香脆??谖斗窒獭⑻鸷驮稁追N。制作起來很簡單,就是把面團(tuán)搟成面片后,斜斜的雙切成菱形。也有切成長條狀,用刀在中間劃一刀,捏住一側(cè)穿過中間縫隙,演變成扭麻葉,極具觀賞性。一提麻葉,老年人可能會記得阜陽老北關(guān)的麻葉作坊。一口大鍋旁,兩位大媽手里拿著火熏黑的大竹筷,滿屋子的油煙味,快樂都寫在焦黃的麻葉上。【炸綠豆丸子】南昌舊時過年炸的多是葷素丸子和綠豆丸子。綠豆丸子因產(chǎn)量小而珍惜,最知名的是太和倪邱的綠豆丸子,因為沒有豆腥味,而保留著綠豆的醇香。將綠豆泡軟,用石磨碾碎,加入姜末蔥末一起碾碎,入鍋炸至金黃,外酥里嫩。綠豆丸子一入鍋,隔幾間房都能聽到滋滋啦啦的聲音,離老遠(yuǎn)都能聞到香味。它可以煮湯、紅燒、清燉,蒸著吃也好吃。油炸過的東西再紅燒,別有一番滋味。【炸小酥肉】油炸年貨里,最讓人解饞的是小酥肉。上品的小酥肉,用豬肋條肉切條,經(jīng)煮炸蒸多道工序烹制而成。寒冷的年關(guān),端上一碗熱騰騰的小酥肉,頓時幸福感爆棚。炸小酥肉是百搭菜,可以和各種食材一起煎、燴、燉,比如大白菜、黃花菜、木耳等。燴小酥肉時,入鍋與其它食材燴制,小酥肉飽飽地吸收了其他菜品的余味,酥糯可口?!菊ㄉ徎ǘ埂可徎ǘ故侨藗儗πQ豆美食最具浪漫的稱謂。蓮花豆是山西響當(dāng)當(dāng)?shù)男〕?,?yīng)該是明朝洪武初大移民時,由山西移民帶來阜陽的。與移民一起來的,還有山西人愛吃面食的習(xí)慣。蠶豆經(jīng)水泡后,用刀順著頭部取中切口,但又不能完全刨開。然后晾曬去濕,再下油鍋煎炸。在炸制過程中,一些蠶豆被爆成半開的狀態(tài),像一只欲飛的蝴蝶,更像盛開的荷花。蓮花豆傳說與佛教有著一定的淵源,味道酥脆香,既是婦孺喜愛的小吃,也是經(jīng)典下酒菜,屬于阜陽漢子們聯(lián)絡(luò)感情的食物媒介?!菊ㄌ}卜丸子】蘿卜丸子屬于魯菜,進(jìn)入南昌后有所本土化。因為耗油,很多家庭平時不做。炸蘿卜丸子適合“守油鍋”的老油,先前炸過的食材味道,會通過油炸進(jìn)入,無形中豐富了味道。一般選用本地蘿卜切成絲,越細(xì)越好。拌面粉、蔥、姜、鹽,油炸至金黃即可。隨著時代發(fā)展,配料增加了蝦仁、雞蛋、孜然粉、椒鹽粉和素油,口感上更加香糯。南昌人食用蘿卜丸子主要還是一個燴字,可以和魚湯、青菜干貨、各種肉類等一起烹燴,如果加上些粉絲或者粉皮,色香味更加豐富,清淡爽口?!菊~塊】魚肉是易腐敗的食材,祖輩們想到了用油和面把這些食材炸熟,隔絕空氣,有利于延長食用期。過年吃魚的寓意是年年有余,至今仍流行。炸好的魚塊是半成品菜肴,可以用來燉湯、紅燒、煎燴?;劐仌r加上其他肉蔬,也是一道硬菜。而孩子們都喜歡在魚塊炸熟后,趁焦嫩直接吃。炸魚籽也是最受孩子們歡迎的。黃橙橙的魚籽不僅營養(yǎng)豐富,也是一個特權(quán),一般都留給男孩或最小的孩子食用。【炸花生米】油炸花生米是一種親民的日常小風(fēng)味,它和蘿卜芽是下酒菜中的絕配,分紅皮、原味、五香、椒鹽、麻辣等不同風(fēng)味。油炸花生米除了出現(xiàn)在過年的餐桌上,價格極為親民。吃起來清脆噴香,配合著各種瓜子,升華為精神上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