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最初主要來自于湖南省和湖北省。
在明朝時期,湖北省和湖南省統(tǒng)稱為“湖廣行省”。雖然康熙時期,朝廷將“湖廣行省”一分為二,變成湖南省和湖北省,但老百姓依照傳統(tǒng)的說法,依然將湖南省和湖北省稱為“湖廣”,于是,“湖廣填四川”的說法就流傳開來。有數(shù)據(jù)顯示,“湖廣填四川”的來源,分別是: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東5%,陜西10%,云南、貴州15%,江西15%,安徽5%,江蘇、浙江10%,廣東、廣西10%,福建、山西、甘肅5%。
湖廣填四川是哪些分支到的四川急求答案,幫忙回答下
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最初主要來自于湖南省和湖北省。
在明朝時期,湖北省和湖南省統(tǒng)稱為“湖廣行省”。雖然康熙時期,朝廷將“湖廣行省”一分為二,變成湖南省和湖北省,但老百姓依照傳統(tǒng)的說法,依然將湖南省和湖北省稱為“湖廣”,于是,“湖廣填四川”的說法就流傳開來。有數(shù)據(jù)顯示,“湖廣填四川”的來源,分別是: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東5%,陜西10%,云南、貴州15%,江西15%,安徽5%,江蘇、浙江10%,廣東、廣西10%,福建、山西、甘肅5%。
湖廣填四川是湖廣行省分支到的四川,另外還有福建,陜西,河南等分支。
客家移民是僅次于湖廣人的第二大移民團體,湖廣移民和客家移民分別占當時四川總人口的40%和33%。
湖廣填四川,是指發(fā)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規(guī)模的移民。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經過戰(zhàn)亂,導致人口急劇減少。因此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北湖南廣東廣西人口最多,另外也有河南、山東,陜西,云南、貴州,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等省份的人口。
起初最多的是從廣東,廣西,到了康熙年間,陸續(xù)有湖南湖北,云南和貴州的人,陸續(xù)移了過來。
湖北最多的就是麻城的人,到乾隆和嘉慶皇帝在位的時候,四川的人其實已經很多了,不過還是有很少的人從福建和江西移過來。至今成都還有湖北會館,廣東會館,江西會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