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稱呼自己的家:寒舍、草舍、敝廬、舍下古代稱呼別人的家:貴寓、尊府、貴府、府上【寒舍】hán shè謙稱自己的家(自己住家)。
《醒世恒言·陳多壽生死夫妻》:“正有句話,要與三老講。屈三老到寒舍一行?!泵?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三巧兒道:‘雖然相擾,在寒舍豈有此理?’”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二回:“吾乃扁鵲之弟子?xùn)|皋公也。自少以醫(yī)術(shù)游于列國,今年老,隱居于此。數(shù)日前,蒍將軍有小恙,邀某往視,見關(guān)上懸有伍子胥形貌,與君正相似,是以問之。君不必諱,寒舍只在山后,請那步暫過,有話可以商量。”《三俠五義》第七八回:“請老爺?shù)胶岽??!?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一幕第一場:“倘若各位不嫌棄,請到寒舍奉茶,等我來唱給各位聽一聽,當(dāng)面請教如何?”【敝廬】bì lú破舊的房子。亦作謙辭?!抖Y記·檀弓下》:“君之臣免於罪,則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晉陶潛《移居》詩之一:“敝廬何必廣,取足蔽牀席?!?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二回:“主公玉趾下臨,敝廬增色。賤妾備有蔬酒,未敢獻(xiàn)上?!鼻?王士禛 《序》:“予所居先人之敝廬,西為小圃,有池焉?!泵虾迫挥性娫疲罕标I休上書,南山歸敝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