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高考年齡限制 教育部在4月3日公布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一項新舉措,即2001年高考取消考生“未婚、年齡不超過25歲”的限制,對這一舉措,社會面波瀾不驚,但其意義十分深遠。
這項政策公布的第二天,有記者采訪了教育部學生司司長瞿振元,他強調三點,一是新政策出臺不會對今年高考生產生沖擊,起點不一樣,高齡學生對高中內容的熟悉程度與應屆高中生不可同日而語;二是對高等職業(yè)教育不會產生大的影響;第三強調應該以“學力”為判斷人才的標準,而不僅僅是“學歷”。至于對將來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例如放寬考生報考條件所帶來的相應的學籍、學歷管理問題,瞿振元說很快教育部會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出臺有關政策,學分制、彈性學制的政策,將會向社會公布。 就此,本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魏新教授。魏新分析了我國教育體制方面存在的問題,他說:“我國高等教育按年齡不同分為二類,一是普通高等教育,除特殊行業(yè),如部隊、公安,不在此列;另一類就是成人教育。我國的成人教育已經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到目前已經擁有千所左右的成人教育學院,包括中專、大專、技校、職業(yè)學校、電大和教師進修學院,許多大學都設有成人教育部或教育學院,但其作用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成人教育吸收的學生在職人員已不占多數,它的主要生源是落榜生,在錄取分數、教學水平都不能同普高生相比,因此,取消高考考生的年齡限制,從長遠來說,將對成人教育體制的發(fā)展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還不具備兩種體系相融合的條件?!彼麖娬{,取消高考的年齡限制,為公民受教育的平等權利,為“終身教育”的開展鋪平了道路。 魏新認為,我國取消年齡限制后在許多方面會與美國相似,比如實行學分制,推行社區(qū)教育等等。美國目前有社區(qū)學院在校生1050萬,占美國在校本科生總數的45%。社區(qū)學院在校的學生平均年齡為29歲。約有36%的學生是全讀生(即一個學期選12個學分以上的課),64%為半讀生。社區(qū)學院的基本職能是提供大學預科教育(即大學頭兩年的課程或專業(yè)課以前的課程),職業(yè)培訓以及社區(qū)服務,職能同我國成教和職高相似。 中國社會科學院傳播學博士段永剛認為,年齡不應成為接受教育的障礙,美國有許多退休的老年人進入大學課堂,80多歲的老人拿到學位已不是什么新聞,而高科技的發(fā)展是“終身教育”充分實施的基礎。歐盟將于今年建成世界領先水平的歐洲科研和教學因特網,將大大提高歐洲不同年齡層次學生的學習和科研水平。美國遠程教育應運而生并迅速發(fā)展,為“終身教育”的實行提供了又一渠道。據統(tǒng)計,在美國通過學習網站進行學習的人數正以每年300%的速度增長,超過7千萬人通過Elearning方式獲得知識和工作技能。美國的大部分學校已經接入互聯(lián)網,有關學習專業(yè)網站不斷涌現(xiàn),在Yahoo搜索引擎上可以查到291個與Elearning相關的網址。目前許多著名大學紛紛爭相角逐互聯(lián)網教育的這片“新田地”。 此前,為突破傳統(tǒng)教育體制“一考定終身”的弊端,一些學校已做過有益的探索。武漢大學的插班生制度就實行了十多年,它要求插班生在本專業(yè)領域取得一定的成果,水平達到大學三年級,通過學校組織的考試即可入學,修滿學分即可畢業(yè),在校和分配待遇與在校生相同,對年齡無更多的限制。插班生制度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實用人才。學分制在完善之中,學生選修課因為院校合并,專業(yè)增多,選擇余地更大,修滿學分可提前畢業(yè)。大學合并帶來大學校園的管理體制改革為已婚或大齡學生提供了生活學習條件,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和中南大學在岳麓山下已形成龐大的“大學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正在校外建設學生公寓,大齡學生雖拖家?guī)Э?,住進了學生公寓也就解決了一切問題。 高考不限年齡產生利好沖擊波 學歷教育改革高考不限年齡 教育部關于今年高考招生不受年齡婚否限制的政策出臺,廣東省各界人士反響強烈。昨日記者就此話題深入采訪時,各有關人士對這次改革的出發(fā)點看法一致,認為這是我國為推進素質教育,使學歷教育向終身教育過度的重大改革。 我國從恢復高考制度以來,規(guī)定25歲以下的未婚人員可報考普通高校。此次改革在于放寬了這種限制,規(guī)定報考普通高校不受年齡、婚否限制,應屆中等職業(yè)學校畢業(yè)生也可報考普通高校本???不再限報高等職業(yè)學校。不論你是80歲的老人,還是有孩子的“爸爸媽媽”,都可參加全國統(tǒng)一的高考。 “這是我國解放以來從教育理念到教育體制的一次重大突破?!币恍┙逃缛耸拷邮懿稍L時如是說。他們認為,考大學不再限制年齡和人群,符合世界教育發(fā)展的共同趨勢,是我國教育走向開放、走向國際化的重要一步,對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求知求學風氣、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推動社會的文明進步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不分男女老少大學機會均等 對于社會不同階層人員而言,放寬高考報考范圍的實際作用,就是提供了均等的接受高等教育機會。無論是被文革耽誤的一代中年人,還是因生活所迫中斷學業(yè)的孩子,他們都可以在條件許可后繼續(xù)向自己的大學夢沖刺;也無論是外出的打工仔還是打工妹,他們在賺夠了養(yǎng)家糊口的錢后就可再續(xù)大學緣。 這項改革的出臺,也有助于減輕中學差生和高考落榜生的心理壓力。因為暫時的落后和失敗,不會決定一生的人生走向,大學之門隨時為執(zhí)著的追求者敞開。 競爭更加激烈文憑會否貶值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幾年,我國普通高校的招生規(guī)模還將繼續(xù)擴大,今年剛剛出臺放寬高考報考條件的政策,很多社會人來不及復習準備不會報考,應屆生沒必要緊張恐慌。但是從長遠來說,報考條件放松意味著有更多的人參與考大學的競爭,必然增加應屆高中生的競爭壓力。 對于這種壓力,重點中學的學生看得較輕:“我們這么多年為高考作準備,經過那么多的訓練、考試,還怕他們 ”一些中學的教師也認為,受正規(guī)教育的在校高中生沒有生活、工作、家庭的拖累,一心在校專門學習,肯定比社會上的考生有優(yōu)勢。 也有教師指出,體力、精力不如少年人的社會考生,生活的曲折經歷和工作實踐的磨練,會使他們在實際能力上、對知識渴求的程度上及拼搏精神上超過少不更事的中學生。所謂“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也許他們的競爭力將遠遠超過中學生們的想象。 同樣的競爭也將出現(xiàn)在就業(yè)環(huán)節(jié)。隨著大學的擴招,擁有大學文 憑的人越來越多,大學文憑還能吃香嗎 同樣是擁有大學文憑,用人單位在選擇人才時必然“優(yōu)中取優(yōu)”。經過社會磨礪的社會考生上大學后更懂得有針對性地攝取知識,在就業(yè)競爭中是否會更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 而大學教育該如何創(chuàng)造良好的競爭機制,培養(yǎng)出有競爭力的實用型人才,以及擴大發(fā)展更高程度的碩士生、博士生教育,消化更多的大學本科生 這些相關問題也將隨之而來。 放寬報考條件廣東措施將出 這一改革措施為什么選擇在現(xiàn)在出臺 教育部學生司司長瞿振元在解釋有關背景時說,經過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特別是近幾年來的全國普通高校的擴招,為實施這一改革奠定了基礎。 瞿振元指出,從80年代起,我國高考的招生規(guī)模在30萬人左右,高考的錄取率為20%—25%。但是近幾年,全國招收的普通高校學生已達250萬人左右,高考錄取率已到了57%左右。與此同時,高校后勤的社會化改革、收費上大學等政策的實施,都為放寬報考條件、進一步擴大高校招生規(guī)模提供了可能。 有教育界人士指出,大量已經參加工作的人在實踐中積累了經驗但未經受大學教育的人,他們迫切需要接受正規(guī)的、系統(tǒng)的高等教育,使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際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人們對學歷、文憑越來越重視,為放寬報考條件提供了客觀的需要和社會心理基礎。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廣東省教育廳考試中心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接到教育部的正式文件后,他們將根據廣東省實際情況,加緊制定具體的實施措施。 試題需要改革培訓也要跟上 擴大高考招生范圍這一新政策,將給教育制度的改革提出新的問題,提供新的發(fā)展機遇。 一位大學招生辦的負責人說:讓80歲的老人去和年輕人一樣學外語、考外語肯定是不現(xiàn)實的。脫離了學校10年20年的中年人,與十來歲的學生一樣去背大量的書本知識顯然也是不實際的。這就涉及到高考招生的考試內容、試題設計等方面如何改革,即如何設置科學合理的考試制度,對社會上的考生進行正確的評估,真正為他們提供上大學的機會。 教育界人士就高考改革提出兩種建議。一是改革統(tǒng)一的高考試題,從長期以來重背功考記憶轉為重能力的測試;一是改革單一的高考模式,根據不同的報考人群擬定不同的考試內容、考試方法等。 無論采取哪一種方式,都將帶來教育領域的一系列新的變革。比如應屆生高中階段的教育如何與高考試題的改革進行銜接 如何為大批想考大學而又不在校的社會人提供考前培訓等。人們預料,適應這一改革措施的各種業(yè)余教育、文化補習班將如雨后春筍應運而生,一個覆蓋全社會的大教育網絡將展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