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問題!實際上,學英語跟學漢語有些地方大不相同!剛出生,一樣,聽聲音。
聽了幾個月,有些孩子幾歲,才會說。這是從聽到說。然后才學讀寫,一般是先讀后寫,這就是掃盲,學認字。這就跟中文大不同了。英文一共不到100個符號,連大寫字母都算上,因此寫就比寫漢字容易多了。有研究表明,達到讀寫同等水平,學英語的要比學漢語的,平均早三年!注意這個順序:聽、說、讀、寫,這是學母語的順序,不一定是學外語的!學了讀、寫之后,讀的能力慢慢高于聽的能力,因為聽需要馬上反應,讀可以有時間思考,因此閱讀詞匯量快速提高。也有研究表明,英美人每年的詞匯量的提高是1千到5千,也就是說中國的什么大學畢業(yè)級別的詞匯,英美人有些一年就搞定了!有一個平均值,自2歲至17歲,美國孩子每天,是每天,15個生詞!總量是多少可以計算出來的!最重要的是,英國人美國人整天用“日常英語”,這個中國人是不用的,中國人用的叫做“日常漢語”!這樣,英美人的英語當然好的多啦。不過,真心要追的話,能追上!祝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