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別名“奇山”)城市的興起,可追溯至明洪武年間。洪武三十一年(1389 年),為防御外寇入侵,在芝罘島對岸臨海北山(即今煙臺山),修筑報警狼煙墩臺,從此有了“煙臺”之名。與此同時,設立了軍事組織“奇山守御千戶所”,修筑了有堅固城墻的奇山所城,這又是煙臺別名“奇山”的緣由?,F(xiàn)在,幾乎所有舊日的村莊都已變?yōu)槭袇^(qū)的大街小巷,所城則作為古跡保留下來。所城在煙臺常被稱為“所城里”,城雖不大,東、南、西、北關俱全,十字街之外,有沿舊城墻環(huán)行的更道街,一切都還保留著一所軍事守備城的格局。一座明代的城,一城明清時代的建筑。所城在高樓大廈包圍中,象一株古樹,是煙臺城市的根。公元1131年(金天會九年)設置福山縣,芝罘島劃歸為福山縣東北保,之罘村劃為芝罘社。其后,芝罘一直為福山縣屬地,直到1934年山東省政府設立煙臺特別行政區(qū),脫離福山縣,劃屬煙臺特別行政區(qū)。元末明初,部分之罘村居民開始向之罘海灣南部移居,以捕魚為生或兼作山丘農(nóng)耕。此外,還建有數(shù)處零落魚寮、山茅,人數(shù)不過數(shù)百,大多為季節(jié)性流動人口,沒有形成正式命名的村屯,其中也有固定漁戶,如高、初、夏、于、姚、刁諸姓,除從事漁業(yè)外,還占山劃地自耕,被稱為“占山戶”。這些住戶可算是早期煙臺居民。明初,倭寇侵擾沿海邊疆,民眾深受其害,國家不得安寧。為防倭寇侵犯騷擾之禍,明朝采用“筑小城建衛(wèi)所”的軍事防范策略,在全國各州、縣要害地區(qū)設立衛(wèi)和所(大體編制,5600人為一衛(wèi),設指揮史官:1120人為一所,設千戶官;112人為百戶所,設百戶)。公元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春),在寧海衛(wèi)(今牟平區(qū))轄區(qū)內(nèi)設建奇山守御千戶所,并建所城。當時,這是在全國屬于建所較晚的千戶所,距今已600年歷史。今天,奇山所城所在地已屬芝罘區(qū)繁華地段,被周圍林立的高樓大廈所包圍。然而,當初奇山守御千戶所得建址卻有些講究,其命名也有些說法。若追究起來,需從歷史和古兵法的角度去考察。首先從歷史角度考察。奇山之名來歷,古有三說。一說指“塔頂”,海拔397米,素稱南山。民間相傳,昔有“仙人奕棋”其上,稱名棋山,演音為奇山。二說古時某夜颶風突起,一夜之間將上礦東南部堆起一座土山丘,眾人皆以為奇,遂名為奇山。三說玉皇頂原名為奇山,海拔72米,元代末建有玉皇廟,后建戲臺,兩邊石柱又聯(lián)曰:“蟾窟映奇山聊籍衣冠妝黛傳演來名象真情,蜃樓記滄海試看錦繡文章粉點出興衰戲劇”,聯(lián)中“蟾窟映奇山”是歷史保存有關“奇山”名稱刻石的唯一資證。玉皇廟距奇山所城建址中心地直線距離僅有1500米,中國古有“以近取名”傳統(tǒng),故用“奇山”命名所城順理成章。再從古兵法角度考察。筑城房衛(wèi)必須具備進攻、防守、退卻的軍事必備條件。從當初奇山所城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看,北有芝罘島、崆峒島作天然防衛(wèi)屏障,南有塔山群峰可作退卻之地,中有東西兩河(即近解放路和西南河路,原為兩條河)防御,又能從河中引水作城壕防御;所城不遠處海邊北山(即今煙臺山)設狼煙墩臺,一有敵情發(fā)生,便可傳遞煙火信號;東有寧海衛(wèi),西有福山縣城,進行東西軍事聯(lián)絡極為方便。奇山所城位址設計也極為講究,它的南北軸線與塔山至煙臺山的南北軸線正相吻合,所城南門與玉皇廟并行齊線,這種布局設計非常符合中國古代兵法設城的軍事指導思想。奇山所城占地9.86萬平方米,城內(nèi)面積7.96萬平方米。城設西門,東謂保德門,西稱宣化門,南為福祿門,北叫朝崇門。城門之上設城樓,專作了望指揮。城門及城墻底部均用青石砌筑,上部用大青磚砌筑。城墻高7.33米,厚6.67米。城門之間均衡設“鋪”、“鋪”呈圓弧狀,突出城墻外,可以三面御敵,形成四樓十六鋪防御格局。城墻內(nèi)側(cè)設有環(huán)形馬道可直通城上應戰(zhàn)。城內(nèi)設十字大街直通四門,作為軍事專用道路,這是老煙臺境內(nèi)最早的街道,如今已變遷為芝罘區(qū)所城里大姐。所城內(nèi)西北部(今時彥街)設千戶所衙及隨職官眷住房;城內(nèi)東北部(原高家胡同、傅家胡同)設練兵場;城內(nèi)西南部(今倉余街)設兵營伙房及糧草倉庫;建衛(wèi)所同期,因在北門(今煙臺山)設建狼煙墩、臺,民間歲有煙臺之稱。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羅博修《福山縣志》,其卷一“地輿圖”中標有沿海墩、臺共15座,自西向東14座依次標注為墩,唯有最東面的一座標注為煙臺(即今煙臺山),這是現(xiàn)存歷史地圖中關于煙臺最早的文字記載資料。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何樂善修《福山縣志》,其中寫道:“有巨石似船形(指“造化奇觀”刻石),在煙臺上”,再次出現(xiàn)煙臺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