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讀博士如何獲得獎學金
關于博士獎學金大盤點...
念博士,基本上有以下途徑:
·????????學校、學院、系里給的各種獎學金( fellowship ):這一般留給最優(yōu)秀的學生。Fellowship 有給一年或者多年的,看當時設立這個獎學金時候的設置了。Fellowship 的好處是你不需要工作,簡單說白拿。但是人數(shù)很少,每年招收的學生里( cohort )只有非常少的學生拿到。
·????????Assistantship,助教( Teaching assistantship )或者助研( Research assistantship )。這是最常見的,絕大部分博士生都靠這個過活。TA 的來源是系里按照課程替教授們配置的,總量根據(jù)不同科系的開課情況決定。RA 來源比較復雜,既有教授們的研究經費里來的(比方說申請到的項目里有需要雇傭學生助研這一項),也可能是院系里支持教員所給的資源之一(比方說新教員的啟動基金,也可以用來雇傭學生)。
·????????學校專項獎學金。學校一般都在論文階段提供論文獎學金給高年級博士生,讓他們能夠專心寫論文,不用工作( TA/RA 畢竟還是要工作的)。一般可能是一整筆錢一次性給學生,或者每學期給一筆錢分成幾個學期。
·????????各種專業(yè)組織專項獎學金。比方說美國教育研究協(xié)會( American E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或者 Spencer 基金會,都有專門針對論文的獎學金。由于是全美的,所以競爭激烈(當然總數(shù)也不菲),能拿到是很大的一個榮譽。每個專業(yè)一般都會有類似的組織,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以上這些途徑都可以供你支付部分 / 全額學費。
那么怎么知道多少錢夠呢?
·????????RA/TA 的優(yōu)點在于他們同時可以幫你免除學費( Tuition waiver )。這點是 Fellowship 和其他獎學金來源都沒有的。所以在博士生涯的前期(前 1-3 年,這個是大致,每個專業(yè)會有不同),一般都會至少做一個 RA/TA。
·????????什么叫一個呢?以 TA 為例,一門課的 TA 工作,在一般院系里記為每周 10 個工時,PHD 之間會稱之為“ Quarter ”,原因是國際學生在美國每學期只能每周合法工作 20 小時( Half-time employment,F(xiàn)ull-time 是 40 小時),所以 20 的一半就是 10,也即 Quarter。一個 Quarter 就能夠幫你減免所有學費(注:這不是絕對的,我只能說絕大多數(shù)學校承認這個規(guī)則),同時給學生醫(yī)療保險,以及工資。工資視學校不同而不同。
·????????按照這個方法計算,如果學生 TA 兩門課,就算是把 20 小時用足了。依然減免學費,同時會拿到兩份工資。
·????????RA 的計算也很類似,但是鑒于現(xiàn)在博士生工作強度越來越大,所以一般教授給 RA 的話往往默認就是 20 小時 / 每周的工作量,也就是滿負荷工作。當然,想要科研出成果,20 小時是萬萬不夠的,很多教授也比較緊,所以你實際上工作的負荷會大大超過這個數(shù)量。這是另一個話題。
·????????有沒有 quarter-time 的 RA ?有,這個看跟教授協(xié)商的結果。記住,這是可以商量的。但是以往見過的例子,教授往往不愿意這么做(除非一些對錢看得很開的人),因為對于他們來說,給 Quarter RA,同時要幫學生付學費,而工作量只有人家一半,劃不來。所以這種做好打算教授說 NO。
·????????基于以上分析,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獎學金形式就是TA+TA,RA+RA,TA+RA這樣。這能夠讓生活無憂。
·????????Fellowship 和那些專項獎學金是可以疊加在這之上的。所以足夠優(yōu)秀,RA+RA+Fellowship+專項獎學金也是可能發(fā)生的。但是賺錢畢竟不(應該)是主要目標,科研、積累經驗可能比花時間給人打工(很多時候并不真的有研究上的回報)要來的有用。這是后話。
如果申請學校的時候沒說一定給獎學金怎么辦?
·??如果很心儀這個學校 / 老師,那還是去。如果第一年給一個 quarter,能夠解決學費,其實也不錯。
·????????很多人會犯的一個錯誤是覺得學校給的 package 不好就灰心了。其實沒必要。要對自己的研究能力有信心。事實上自己就是一個資產,要向學院里的老師們證明是能夠對他們的科研有幫助的。而一開始去學校的時候肯定默默無聞。通過上課,可以認識一些老師(一學期 4 門課,至少可以跟 4 位教授熟悉起來)。其次就是靠自己去嘗試,可以有禮貌地跟教授們介紹自己的情況,聽聽他們講自己的科研,問問他們在未來需要不需要人做研究。建議這個過程循序漸進,有禮貌,不急躁,機會總會降臨到有準備的人身上的。
·????????會發(fā)現(xiàn)真的愿意這么做的人其實很少,而院系里各種隱藏的資源大大超過預期。所以不用擔心一開始獎學金少或者嫌不夠的情況??蒲惺堑谝晃坏?。
·????????理工科的情況可能會不同,因為現(xiàn)在基本上都是“老板制”。導師也就是雇用你的老板。跟著他的項目走。他指導科研的同時給發(fā)工資。而在自己導師之外找其他“老板”做 TA 也許會是個禁忌,RA 是幾乎不可能的。這樣就導致收入來源很窄(當然也簡單化了整個過程)。只要有老師肯收,并且知會有錢,那就不用擔心擔心學費了。
另外,學費這個概念是和學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博士的初級階段,因為需要修課(一門課 3-4 個學分),所以學費很重要。另外補充一下,Tuition waiver 不是無限制的。一般限定在每學期 9 學分。所以如果修課比較猛: 4+4+3 這樣,哪怕有了 TA/RA,自己仍需要掏 2 學分的錢。如果不是急著要畢業(yè),或者特別心儀某些課,一般不建議這樣做。
在 3 年級之后應該完成了所有的課程學分。剩下的可能就是論文,或者某些 practicum 之類的。這個時候就不用死拽著 TA/RA 不放了。因為一學期如果只需要注冊 1-4 個學分的話,完全可以用 Fellowship 之類的自掏腰包來付。這可以節(jié)約大量的時間讓專心于論文 / 找工作之上。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博士申請,歡迎咨詢陳老師:
本文地址:http://v5tt.cn/liuxue/155948.html
轉載說明:文章《去美國讀博士如何獲得獎學金》由【留求藝】原創(chuàng)發(fā)布(部分轉載內容均有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告知),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
關于博士獎學金大盤點...
...授聯(lián)系,詢問是否有職位。獲得教授offer后,申請CSC國家獎學金。辦理簽證來荷蘭。工資較低,需回國服務至少兩年。例如伊拉斯姆斯項目獎學金或企業(yè)獎學金。工資相對較高,申請難度也較大。教授提供of...
在追求高等教育的過程中,許多學生選擇赴美攻讀博士學位。...
...美國的博士項目,申請者基本都能申請到學費減免,還有獎學金,這會cover你的生活費,所以在費用方面非常劃算。而且美國的博士項目含金量比較...
...以后,也會利用其中的一部分招收博士研究生。英國博士獎學金主要分為兩種:歐盟獎學金和國際獎學金。歐盟獎學金的額度設定是針對歐盟學生在英讀博士的學費。對于非歐盟申請...
美國因其教育質量高,文憑含金量高;名校眾多,獎學金豐富;入學形式多樣,轉專業(yè)靈活方便,使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yè)。而且政府政策也好轉,學生畢業(yè)后,即可獲得帶薪實習簽證,就有就業(yè)機會,申請移民。另外,留......
美國因其教育質量高,文憑含金量高;名校眾多,獎學金豐富;入學形式多樣,轉專業(yè)靈活方便,使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yè)。而且政府政策也好轉,學生畢業(yè)后,即可獲得帶薪實習簽證,就有就業(yè)機會,申請移民。另外,留......
很多美國大學越來越注重提高自身的國際影響力,并紛紛推出了一系列針對國際學生的獎學金項目,讓學生在獲得高質量教學服務的同時,贏得好的就讀性價比。...
...去修讀博士,博士階段的學習基本是由學校提供助學金或獎學金,再加上最近有大學相繼下調了國際生博士的學費,所以去加拿大讀博士需要準備的是基本的生活費。關于是否能獲得助學金或獎學金決于碩士的成果及導師...
相比其他國家,新西蘭在讀博政策上是最為貼心和優(yōu)惠的,不僅有各種豐厚的獎學金補助、移民政策的放寬,還有低廉的入學費用,寬松的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