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都對我做了什么
想了很久自己公眾號的第一篇文章應該寫誰的故事。 想來想去,覺得還是寫寫自己最妥。 在美國高中留學三年,臨近畢業(yè)。 三年前,臺下的我就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像臺上的學長學姐那樣分享自己的經驗。...
想了很久自己公眾號的第一篇文章應該寫誰的故事。
想來想去,覺得還是寫寫自己最妥。
在美國高中留學三年,臨近畢業(yè)。
三年前,臺下的我就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像臺上的學長學姐那樣分享自己的經驗。
感覺很酷的,臺下那么多人聽你一個人講故事。
雖然沒有優(yōu)秀到上臺分享,但還是想講講。
所以這三年,出國留學都對我做了什么?
1
在最開始的時候,我應該是屬于最不想出國的人。
倒不是說我多么舍不得家里人,相反的,我是很渴望自由的。
但是我不想出國。出國對于當時初三的我來說,并不代表著自由。
理由很簡單,我在廣州這座城市,我在我那不大不小的學校里,擁有了太多東西。
我有不錯的人際關系。朋友挺多。老師也很喜歡我。拿著不算完美的成績卻總是當著其他家長口里別人的孩子。
我有充足的零花錢,每天買著奶茶手抓餅小炒肉盒飯雜志魚蛋奧利奧,偶爾還有同學請我吃吃飯,一直過的很滋潤。
在學校年級里也小有名氣。憑著天生低沉的嗓音和年級級長是我數(shù)學老師的后臺,當了兩三次學校晚會的主持人,最后還主持了一下畢業(yè)典禮,不少妹子來合照,人生巔峰了一把。
用 Travis Scott 的 Lose 的歌詞來說,
I got something to lose.
所以說,當我媽媽決定要把我送出國的時候,我心里面有十萬個不愿意。
但是,我又不肯說出聲。從小就被大人們說自尊心強,當我到了初三這個青春期的頂峰期的年紀,屬于一個少年的自尊更是旺盛。
我就算是不開口,也不肯承認我是怕失去我擁有的那些,屬于過去的風光。
所以初三那一年過的挺苦悶的。到了學校瀟瀟灑灑,一回到家里就被我媽媽一頓說教。尤其是不管我媽媽說什么,我都閉口無言,像是聾了一樣。這種時候她就更生氣了。
她不理解啊,為什么一個大男生在學校里混的風生水起,怎么就沒有勇氣去闖闖外面的世界呢?
我也納悶,我已經在我的小城里混的風生水起,怎么就這么著急著要把我扔上更廣闊的舞臺呢?
2
如果說留學的經歷給我?guī)砹耸裁矗谝患褪菍W會收斂自己的鋒芒。
當時我的態(tài)度是頑固的,就像被打到泥土里的木樁子。直到我遇到了一個人,一個優(yōu)秀的人。她拓寬了我狹隘的想法,打開了我的眼界,重要的是,改變了我的態(tài)度。
我們在這里稱她為 S,
因為她的英文名里有很多字母 S。
S 是一個 99 年的女生,比我沒有大幾個月,但是卻比我高了兩個年級。性格屬于大姐大類型的。成績優(yōu)異,個人還有主見,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明確的規(guī)劃;興趣愛好廣泛,寫作唱歌彈琴,一個文藝的女生該有的她都有。當然了,所謂人才貌美,S 當然是一個好看的女生。到底有多好看呢,就留給你自己想象好了。
我是跟著一個中介機構出國的。為了讓新生能對在美國的未來有初步的了解,機構富有心計地安排了 “ 小老師 ” 給我們上課。小老師們主要也就是講講這些過來人在美國的經歷,在住宿家庭里怎么相處,美國學校制度有什么不同。一些并不是很特別的東西。
我本身就對出國這件事情沒有什么激情,選小老師這個任務自然而然也是母親幫我做了。
鬼使神差地,她選了 S。
就像之前所說的,S 是一個優(yōu)秀的女生,處于一個當時的我無法觸及的高度。不管是流利的英語口語,還是一打照面就談笑風生的能力,都不是當時的我能夠比及的。
她給我的第一印象記不大清楚了,但是那種被更高大的一個氣勢給壓制的感覺,我現(xiàn)在還能回味起來。
我一直是一個高傲的人。因為這個毛病我經常被班主任恨鐵不成鋼地說過很多次,可是我生活的環(huán)境和朋友們的寵溺讓我一直以為我的傲慢已經成為我性格的一部分了。
果然,那是因為我沒有遇到太厲害的人物打壓一下我的氣勢。S 就是第一個。
她第一次讓我感覺到,自己引以為豪的風光,在另一個人的故事里,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罷了。
我就在想,是出國留學這一舉動,讓她這么優(yōu)秀的嗎?
我開始渴望能成為像 S 一樣的人。如果是出國讓她這么優(yōu)秀,那我會迫不及待地出發(fā)。
在這三年的留學時光里,因為留學生這個標簽,我的朋友圈從小小的廣州一角飛快地蔓延到了全國大江南北,然后再是世界各地。認識的人越來越多,優(yōu)秀的人當然也數(shù)不勝數(shù)。
當年初中時期的,自己沒有理由的傲慢,是不可能在其他人的光芒下存活的,反而會被照的更加通透,露出內部空無一物的本質。
如果說當時的 S 有讓我感到自卑,只能說那是邁向真正自信的必要一步。
3
享受獨處,這也是我從這三年來里學到的。
其實我這個人的本質是喜歡一個人呆著的,或者說,我總是需要擁有一個人獨處的空間。每逢周末,不管刮風下雨,時針一打到五點,我一定要出門。
也不是去哪,也就是帶一本書,一本雜志,去地鐵站旁邊的麥當勞坐著。
也不是一定要看什么東西,顯得我很文藝一樣,也就是喜歡在嘈雜的人來人往里坐著,享受自己的。
來回路上一定要帶耳機聽歌,不然走路就沒有風了。
周六日下午五點到六點半,一個半小時的獨處是我一直喜歡的。
但是出國留學不一樣了,遠遠不止一個半小時。首先是十六小時的飛機,然后是在陌生家庭里生活,然后是陌生學校里的生活,然后一整年就過去了。
我總是戲謔地說,來了這么個村的地方,整個高中也就兩百六十個人,沒有中國人,整個城市的中國高中生認識最多的時候也不超過七個。
就像去年感恩節(jié),我兄弟帶他女朋友來參觀他生活了三年的城市。她女朋友喝著酒在橋上走這,看著俄亥俄河。晚上十二點了,就算我們在市中心,除了我們腳下的觀光橋上的霓虹燈還五光十色地亮著,兩岸的燈就和頭頂上的星星一樣,寥寥無幾。她慢慢走著,然后停了下來,轉頭看著跟在身后的我倆,不解地問: “ 你們怎么選到這么美國的一個地方的? ”
我也很納悶,我怎么就選到了這么一個地方。
是個人都想著去紐約洛杉磯三藩市芝加哥那樣的大城市。
我呢,來到了這個肯塔基路易維爾。
不過長輩們不一樣。
聽到我來到這么一個地方,老師家長可開心了。
記得留學第二年的寒假,我回了國,終于找到一個機會回小學看看以前的老師們。早就過了放學時間了,但我以前的英語老師還留在教室里。也不知道該不該說是幸運,因為有一個五年級的小女生哭的撕心裂肺,讓我有些心疼。她怎么也背不出來一篇課文。
我好不容易安頓好了小女生,和老師寒暄了幾句,果不其然地聊到了我的留學生活。
” 還適應不? “ 她問。
” 還好吧。吃得住的都挺習慣的,就學校有點小,然后沒有中國人咯。平時 …”
我剛想吐槽一下平時很多時候總是需要一個人找樂子,英語老師就迫不及待地打斷我了,
“ 那真是太好了啊,你這口語肯定突飛猛進了吧。哇身邊都是金發(fā)碧眼的老外嗎?在國內學英語最大的不好就是沒人說,老師的口語也不算好 …” 然后她就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說起了自己學英語的故事,我也只好哈哈地笑著,不得不順著聊下去了。
沒辦法,吐槽難適不適應國外生活這種話,總是很難和長輩們講的明白。
我總是在想,如果第一年我的學校里有一個中國學長或者學姐帶帶我,我會不會適應的更快一點。當時本來就遲到了兩個星期開學,學校的種種事情又不了解,一個人摸索起來的確挺費力氣的。
不過又想想,沒有當時全靠自己的那段時間,我也不會成為現(xiàn)在的我。
我們學校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自由時間特別多。校長說,這是為了讓我們對未來的大學生活有準備,要學著自己管理安排好時間。過于充足的時間對于十一年級忙的死去活來的,十二年級和大學申請奮戰(zhàn)的,和現(xiàn)在每天養(yǎng)老喝咖啡的我來說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情。
但是對于初來乍到,眼前一切都充斥著陌生的我來說,那是讓人迷茫的。
我怎么知道我該干什么?
作業(yè)本來就不多,我也不需要準備標化考試。從有記憶以來,我就沒有擁有過這么多屬于自己的時間。
很快,我連游戲都玩膩了。
想要看英語小說,但又總是睡著。但之后還是會慢慢地讀完,畢竟也沒有別的事情干了。
開始會在周末的時候去跑步,小城的秋天還是很涼爽的,路上也沒有人,跑起來很舒服。
參加了很多學?;顒樱m然沒有幾個特別喜歡的,但能花時間做點什么就是好的。
后來還喜歡上了健身,放學回家后就是帶上耳機慢跑去健身房,享受五點到六點半的個人時光。
反正就是,越來越會一個人找事情做了。
第一年圣誕節(jié)的時候我搬到了第四個住宿家庭。我一個人住在三樓,有自己的客廳,電視,沙發(fā),私人廁所,還有睡覺的房間。很大的書桌前面是一片落地窗,窗外是房子的后花園。有一棵特別高大的樹。秋風起的時候,樹葉就會簌簌地從窗前落下;冬天雪落的時候,后花園草坪上就是白皚皚的一片。我開始喜歡坐在落地窗前發(fā)呆,放上一首爵士,吃上幾塊奧利奧,倒也沒有覺得景色有多美,但就是很的感覺。
4
聽起來我從一個熱鬧的少年變成一個天天發(fā)呆的小老頭特別的簡單順利。
怎么可能,如果一個人能怎么簡單就能享受獨處,我也不會說我寶貴的收獲了。
只要你認識我,就知道我是一個話嘮。在朋友堆里,如果你只聽到一個人在說話,那八成就是我了。
那時候的我,還特別喜歡在網上和別人聊天,聊開心了就打個電話。但慢慢地,當國內的朋友的學業(yè)也忙了起來,一些聊的來的朋友也上了大學開始了新的生活。到了十月份,當朋友們都漸漸進入狀態(tài)后,我的手機消息也就越來越少了。
那時候的我還很迷茫,以為自己就沒有朋友了。
也不是沒有嘗試和美國的朋友們走近一點。十一年級的時候學校來了三個轉校的女生,和她們也算是聊的熱火朝天,手機短信來回的不停。可是過了一兩個月也累了,畢竟文化不一樣,聊的東西總是些深刻的,全人類共通的大道理,少了點輕松的段子和幽默,最后也就成為在走廊點點頭的朋友了。
也不是沒有參加過所謂美國的派對。瘋瘋癲癲玩了一晚上,歌聽了,舞跳了,酒喝了,就差帶個女孩子回家了,
可是心里還是更喜歡坐在我的落地窗前,看看草坪上的枯枝敗葉,然后吃著從超市買的哈密瓜。
有一段時間,我住在一個全校最受歡迎的男生家里。他叫 Will,雖然我話不多,但不知道為什么,Will 很喜歡我,總是帶著我出去兜風,只要出去找朋友玩都會順帶把我捎上,一下子全校的人也都知道我住在 Will 家,在學校里多了很多跟我打招呼的人。
他是一個特別幽默的人,打趣的話時刻掛在嘴邊。每當他在教室里,大聲地跟著整個教室講笑話的時候,我就很渴望能獲得他擁有的英語的幽默感,總會想到我在初中的時候,我也是這么囂張地在座位里享受整個教室的笑聲。
總感覺英語的幽默和中文的幽默沒什么相通的。我這個就靠一張嘴皮子在人群中混的人,也是在外國人堆里 struggle 了許久。
總的來說,心底里最真實的性格加上種種周遭的原因,我也就慢慢地越來越享受一個人。
一個人散步回家,就算住家要接我,我也總是拒絕。
一個人去看電影,因為某個電影的影評真的不錯,又懶得約人。
一個人在咖啡館看一下午書,因為我不是那種在家坐的住的人。
一個人想事情,總想著自己能明白越來越多道理。
很多時候雖然看起來過的挺枯燥的,但是我絕不會感到厭倦。
“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單調的時間,但沒有忍受厭倦的余地。”
學會獨處,就是學會把玩人生中我們大把大把的,單調的時間。
然后讓自己有趣起來,當處在人群的焦點的時候,也能胸有成竹,輕松自在地談笑風生。
5
說了那么多關于經歷給我?guī)淼臇|西,也該說說美國教育機制給我?guī)Я撕锰帯?/p>
美國的高中教育帶給我最大的就是,
找到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的方向。
中美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國高中是可以自己選課的。當然也不是每個高中都像我的高中一樣,自由度特別的高,但是我很感謝我這個高中能給予我這么多的選擇。
首先最正確的就是選了藝術史,這門課打開了我生活中的一扇窗戶,使我懂得欣賞美,帶領我領略了美的多樣性。
一開始選藝術史的時候就是想著學來顯擺,之后和女孩子逛藝術館的時候,一個能侃侃而談地男生應該少不了吸引力。但是學了之后才知道獲得顯擺的能力的過程是痛苦的。畫名,人名,年代,材料,藝術類別,記得東西特別多,不是什么靠理解就能背下來的東西,對于我一個從初中開始背古詩文就是靠意識流背的學生,過程十分的艱難。
但是,當我走在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親眼見到書本里的作品真真實實地呈現(xiàn)在我面前,那份激動還是難以言喻的。
之后去印第安納州度假的時候,在租賃的民宿里看見了一本關于印象派的小書,還悄悄偷走,慢慢把它看完了??吹狡綍r花時間背的東西原來都是真的,各種詞匯都出現(xiàn)在另一本書上,然后自己都看得懂的時候,我總會感覺到一種成就感,感覺自己學有所成。
然后還在 instagram 上關注了現(xiàn)代藝術家,對藝術的東西也越來越有興趣。
還有就是編程了。
尤其是在美國,近來各種新聞文章大力推廣全民編程,編程應該從小抓起。
又經??梢栽谛侣劺锟吹竭@樣的年輕人,因為開發(fā)了一款軟件,或者有了一個絕妙的點子,被投資者看上,融資千萬,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聽過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是關于 Snapchat 的創(chuàng)始人的。他在大學編程課上一直盯著手機銀行的數(shù)字,等著投資者的匯款打到他的賬戶上。就在錢到賬的一瞬間,他背上書包,走到講臺前,給教授看他的手機屏幕,說:
“ 這課我不上了。”
看著這個故事就像我初中第一次看斗破蒼穹一樣,讓我熱血沸騰。
我不正好時間多嘛。于是我在網上報名了網課,自己學編程。進展雖然不快,直到現(xiàn)在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初學者,但是我發(fā)現(xiàn)我對電腦科學這門看上去門檻很高的專業(yè)有著濃厚的興趣。于是我在今年報名了學校的電腦課,在機器人隊里當著程序員,在大學申請里填了電腦科學的專業(yè)。
寒假的時候,我和一個初中特別要好的同學通了一次電話。跟她許久沒有聯(lián)系,也是聊了甚久。
她在國內的普通高中念著高三,馬上就要高考了,大學的生活近在咫尺。正好經歷完大學的申請季,聊到好朋友未來的大學方向,我也是特別的激動。
“ 你有想學的專業(yè)不? ”
“ 會計吧?!?/p>
“ 為什么的,我以為你喜歡文科的?!?我很疑惑,她明明是學校的文科第一,為什么會選擇這么大眾的學科。在我印象里,會計應該是我聽到最多大學生選的專業(yè)之一了。
” 因為我爸爸說的吧?!?/p>
我不敢多說什么,畢竟對這一行也沒有太多的了解,就問她會不會喜歡這個專業(yè)。
“ 我也說不上喜歡,但也沒什么別的想法了呀?!?/p>
“ 那,我想想,咱們看看能不能想出點別的。學校里的學科,語數(shù)英物化政史地生,有沒有你 …” 我總覺得會計肯定不是最適合她的,想了解一下她真實的興趣。
“ 別別別說了,現(xiàn)在我聽到這些科目就煩?!?/p>
我也無言,不知說什么好。
從我記事開始,我媽媽就不停地問我一個問題:
“ 你長大之后想做什么? ”
我從小到大就沒有回答過這個問題,除了回答我不知道。
問的我連回答不知道都回答的厭煩了,她還孜孜不倦地問著。
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很沒有意義的問題。
認真上學,拿著好的分數(shù)就能獲得表揚,排名高了就有自信,有才藝了就能在學校里受歡迎。
而且我年紀輕輕,我也不知道我會有什么選擇,我怎么給出答案。
而且當代成千上萬的職業(yè),在十年前根本不存在。
每個人都說自己想成為科學家宇航員,但我知道我自己不是 “ 每個人 ”
我眼下的事情都忙不過來,還有什么精力思索我長大之后的事情。
但是現(xiàn)在,我起碼擁有了方向,我知道我想向二十一世紀最前沿的科技領域發(fā)展。
然后還遠不止于此,我還想成為一個豐富的人。
我得懂藝術,我得懂時尚。
我得聽多點類型的音樂,讀多種領域的書籍。
我得多運動,還得四處走走,開開眼界。
我想成為一個有趣的人,一個能和任何人侃侃而談的人。
有機會去學習自己的興趣學科,除了開闊了知識面,也讓自己成為一個更有趣,更有方向,更加包容的人。
6
就感覺留學這三年,給我的改變還是很大的吧。
最近剛剛看完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講的就是一個少年成長的故事,頗有感觸,在筆記本里摘錄了段落。
其中最喜歡的一句,是佐伯和田村卡夫卡說的。她問卡夫卡,如果一只鳥落在細樹枝上,樹枝被風吹的搖擺,鳥的視野是不是也隨著樹枝劇烈搖擺。
佐伯覺得像鳥一樣的人生很累,
“隨著自己所落的樹枝一次次搖頭晃腦的人生。”
我覺得,留學三年,讓我明白最深切的就是,
我不想要搖頭晃腦的人生,
要么穩(wěn)穩(wěn)地站在樹枝上,眼睛盯著的只遠方,
要么就飛起來,駕馭那讓你搖頭晃腦的風。
.END.
【微語】留學是一種經歷,是人生的一次旅途,是對世界認識和理解的加深。
本文地址:http://v5tt.cn/liuxue/159784.html
轉載說明:文章《出國留學都對我做了什么》由【留求藝】原創(chuàng)發(fā)布(部分轉載內容均有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告知),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
想了很久自己公眾號的第一篇文章應該寫誰的故事。 想來想去,覺得還是寫寫自己最妥。 在美國高中留學三年,臨近畢業(yè)。 三年前,臺下的我就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像臺上的學長學姐那樣分享自己的經驗。...
一個月內托福從89到103,只是因為我做對了以下幾點!...
留學機構能夠為學生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學術背景、職業(yè)規(guī)劃等提供留學目的地、學校和專業(yè)選擇建議。制定詳細的留學規(guī)劃時間表,包括語言考試準備、申請時間節(jié)點把握、材料準備等。協(xié)助學生撰寫個人......
...什么或者說申請這個專業(yè)對于你未來的目標有什么幫助,我做了怎樣的努力來朝著申請的專業(yè)奮斗之類的。而統(tǒng)領全篇的主題就是:match。你是不是...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赴美留學。...
去日本留學,很多留學生想要申請獎學金,卻不知道申請途徑有哪些。關于日本不同類別留學獎學金申請途徑,下面我做了全面性的整理,希...
去日本留學,很多留學生想要申請獎學金,卻不知道申請途徑有哪些。關于日本不同類別留學獎學金申請途徑,下面我做了全面性的整理,希望對出國留學的同學有所幫助。...
去日本留學,很多留學生想要申請獎學金,卻不知道申請途徑有哪些。關于日本不同類別留學獎學金申請途徑,下面我做了全面性的整理,希望對出國留學的同學有所幫助。...
藝術對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它能讓生活變得更有魅力、更充實。...
2022年申請季已經拉開帷幕,不知道各位的申請準備怎么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