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 分別是四平路校區(qū),(建筑土木交通類,醫(yī)學類) 嘉定校區(qū),(電子,機械等地面交通工具類) 滬西校區(qū), 滬東校區(qū),(研究生,不過要轉讓給上財了.) 滬北校區(qū),(二級學院) 主要是在前兩個校區(qū),
同濟大學在上海有幾個校區(qū)求高手給解答
5個 分別是四平路校區(qū),(建筑土木交通類,醫(yī)學類) 嘉定校區(qū),(電子,機械等地面交通工具類) 滬西校區(qū), 滬東校區(qū),(研究生,不過要轉讓給上財了.) 滬北校區(qū),(二級學院) 主要是在前兩個校區(qū),
同濟大學有5個校區(qū),分別是:四平路校本部、嘉定校區(qū)、滬北校區(qū)、滬西校區(qū)、南校區(qū)
四平路校區(qū)、嘉定校區(qū)、滬西校區(qū)、滬北校區(qū)。
1、四平路校區(qū)
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0年的發(fā)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2、嘉定校區(qū)
位于上海市嘉定區(qū)國際汽車城內,曹安公路北側、嘉松北路西側、桃浦快速延伸段以南。地址為曹安公路4800號,是上海國際汽車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屬市重點工程項目。
3、滬西校區(qū)
位于上海市普陀區(qū)真南路500號。校區(qū)占地面積414畝,校舍總面積30.2萬平方米,包括新建設的現代化學生公寓5.2萬平方米。按照學校資源配置與校區(qū)布局規(guī)劃,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大三安排在滬西校區(qū)就讀。
4、滬北校區(qū)
位于上海市中山北路727號(共和新路口),1958年創(chuàng)建上海鐵道醫(yī)學院。 1995年5月,上海鐵道學院與上海鐵道醫(yī)學院合并成立上海鐵道大學。
2000年4月,同濟大學與上海鐵道大學合并成立新的同濟大學,學校決定在原上海鐵道大學醫(yī)學院院址設立滬北校區(qū)。
四個
1、四平路校區(qū):上海市楊浦區(qū)四平路1239號
2、滬西校區(qū):上海市普陀區(qū)真南路500號
3、嘉定校區(qū):上海市嘉定區(qū)曹安公路4800號
4、滬北校區(qū):上海市靜安區(qū)中山北路727號
同濟大學設有29個專業(yè)學院,7家附屬醫(yī)院,6所附屬中小學。有四平路、嘉定、滬西和滬北等4個校區(qū),占地面積2.54平方公里,校舍總建筑面積180余萬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445萬余冊。
擴展資料:
同濟大學的前身是1907年創(chuàng)辦的德文醫(yī)學堂,后改名為同濟德文醫(yī)學堂;1912年與創(chuàng)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并,更名為同濟德文醫(yī)工學堂;1923年正式定名為同濟大學;1927年成立國立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1949年更名為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目前共設有38個學院(系)和二級辦學機構,7家附屬醫(yī)院,5所附屬中學;有全日制本科生1.7萬余人,碩士研究生1.3萬余人,博士研究生近5000人。有外國留學生數千人;學校占地面積約3850畝;紙本圖書400余萬冊。
根據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和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同濟大學均位列全國(中國大陸)第十。
參考資料來源:同濟大學 校區(qū)分布
同濟大學同濟大學在上海有4個校區(qū):
四平路校區(qū):上海市楊浦區(qū)四平路1239號
嘉定校區(qū):上海市嘉定區(qū)曹安公路4800號
滬西校區(qū):上海市普陀區(qū)真南路500號
滬北校區(qū):上海市靜安區(qū)中山北路727號
1996年,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業(yè)學院并入,列為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2000年,與上海鐵道大學合并,組建成新的同濟大學。2002年,列為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2003年,上海航空工業(yè)學校劃歸同濟大學管理。2004年,列為中管高校。2017年,列為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擴展資料:
學校性質:全日制公辦綜合類211工程、985工程高校,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師資力量:擁有專任教師2814人,其中專業(yè)技術職務正高級1028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0人(含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13人(含雙聘),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人,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德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比利時皇家科學與藝術學院外籍院士1人等。
專業(yè)建設:現有本科招生專業(yè)85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7個,專業(yè)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1個,專業(yè)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后流動站25個。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1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等。
參考資料來源:同濟大學-學校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同濟大學-校區(qū)分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同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