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和儒家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儒家講求入世、道家講求出世。
儒家講先天下之憂而憂,道家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儒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道家政治渺小藝術永恒。道家和儒家在其他方面有三點不同:
一、兩者的核心不同:
1、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cè)岵日?、?jīng)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存在于中華各文化領域,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2、儒家以“仁”、“禮”為核心,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禮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統(tǒng)”,其政治學主要闡述君臣關系、官民關系??鬃印熬钩家远Y,臣事君以忠”,孟子“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學的代表性主張。
二、兩者創(chuàng)始人不同:
1、道家創(chuàng)始人是老子。老子集古圣先賢之大智慧,總結(jié)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統(tǒng)的理論,標志著道家思想已經(jīng)正式成型。
2、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是孔子。孔子創(chuàng)立儒家、孟子發(fā)展儒家、荀子集其大成,之后延綿不斷,至今儒家成為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學術流派。
三、兩者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不同:
1、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莊派對中國文學藝術的影響,超過了諸子百家,也超越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這種影響如此之大,至今仍然沒有過時。在審美觀上,道家主張道法自然,所以追求自然美就成為了中國文學藝術的最高境界。由于道家思想與盛世關系密切,所以有助于增加文學藝術的豪氣,而在衰世中道家思想是文人的治療創(chuàng)傷的精神支柱,所以又造就了文學藝術曠達放逸的藝術風格。
2、儒家是中國古代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最有影響的學派之一。做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tǒng)的一種表現(xiàn)的儒家,并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qū)W派。一般來說,特別是先秦時,雖然儒家是最有影響的學派,但也只是諸子百家之一,與其它諸子百家一樣地位本無所謂主從關系。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中國人代代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jīng)》。中國人基因中的責任思想(以天下為己任)、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與專制統(tǒng)治結(jié)合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