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志丹) 寫生比臨摹困難得多。
初學寫生的兒童,雖然已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力,但這種觀察力是片面的、局部的。無論他們畫得好與壞,只要能畫出他們觀察到得特點,作為家長和教師就應(yīng)該鼓勵他們大膽地去嘗試。一些家長總要求自己的孩子畫直線一定要直,畫圓圈一定要圓。其實孩子彎曲歪斜的線條正是兒童繪畫生動所在,是傾注他們感情的線條,是不少畫家苦苦追求而不可多得的。由于兒童在比例方面觀念差,把握整體形體的能力較弱,在寫生時又毫無顧忌,不受任何框框的限制,大膽地取舍與夸張,因此所畫的物體與客觀對象有一定差距。他們常常把自己印象最深、最感興趣的東西刻畫得非常仔細。如畫人時把頭部畫得很大,身子畫得很小,或頭小腳大;一根一根地畫眉毛;對衣服上的花紋及縫線會不厭其煩地描繪,直到自己認為畫像為止。比例的失調(diào),無意識的夸張、變形、概括使兒童畫倍增天趣。評價兒童線描寫生作品時,應(yīng)肯定兒童的天趣,同時不能忽視兒童的年齡。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畫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因為兒童的年齡不同,觀察力、表現(xiàn)力均有差異。五六歲兒童的線描應(yīng)以線條的靈動、造型的夸張生動為美;七歲以上的兒童觀察力、表現(xiàn)力增強,不僅要求他們的作品具備稚拙的夸張美,同時,還應(yīng)讓他們認真地觀察對象,注意形體比例的相對準確,使他們的作品具有整體概括的寫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