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剛上崗的新教師,開始備課都有點手忙腳亂,這非常正常對于新老師,怎樣有效備課?我簡單的說一下自己的幾點建議首先,要備教材,教材是依托,是基本,要吃透教材,吃透教參,參考教參提取出重點難點,能夠做出相應的PPT,可以在網(wǎng)上多比對幾個,來進行補充完善,形成自己的上課思路之后,再在網(wǎng)上搜一些示范課觀摩課,來看看別人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與自己設計的有哪些優(yōu)缺點,不足的地方,刪除,別人的優(yōu)點,學習。
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集編,導,演于一體,而備課的過程屬于編的過程,后期導的如何,演的怎樣,觀眾收效如何,是否買賬,主要看前邊編的效果與水平。當然,我個人認為,課永遠沒有備好的時候,每次想到我收集準備的這些東西,會被孩子們吸收消化,就會特別激動特別有激情,而我準備的越充分,孩子們就吸收消化的越好,就好像為家人做飯,做的越用心越可口,家人就吃的越香,自己就越滿足,是一個道理。其次,要備學生,所謂的備教材,是要演給學生的,學生才是真正的主角,怎樣把學生與教材結合起來非常關鍵。備學生就是要了解每個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個體水平差異以及知識接受能力,當然,對于新教師而言,可能對班級學生的姓名跟本人暫時還對不上號,這是上課的大忌,我建議爭取在上一節(jié)課之后能全部對上號,不用看座次表能夠叫上每個學生的名字,這需要下一番功夫,把學生的座次表跟拍的教室學生圖片比對著反復記憶,這個過程還要跟班主任配合,向班主任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性格特點以及學習特點。了解了每個學生的情況,才能夠在導的過程,做到與每個學生充分配合,能夠針對每個學生分別提出適合學生個體的問題,既不偏難又不偏易,使整堂課覆蓋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就感。再次,備教法,好的教師就應該做到:心中有學生,腦中有課程,渾身是教法一個知識點以怎樣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用怎樣的方法讓同學們接受起來更愉快,記憶起來更簡便,這個過程需要學習。一個上課有章法的老師就好像一個擅長廚藝的的主婦,那一些晦澀難理解難記憶的知識點在她手下三下兩下就成了一盤清爽可口的小菜,令學生們愉快的吸收消化當然,怎樣調(diào)動起學生對自己學科的興趣積極性,怎樣落實鞏固課上所學知識,怎樣針對每個學生設置課后作業(yè)以及怎樣安排早讀晚自習的內(nèi)容,這些都屬于備課的內(nèi)容,要讓自己的課程成一個體系,而不要讓每堂課成為一個孤零零的存在是否已經(jīng)感覺到,做一個老師,不難,做一個好老師,不容易。但是你要相信,每一份付出都會有所收獲,看到自己學生喜歡自己的學科,熱愛自己的教學方式,能把自己所教授的知識學好,那種精神滿足是其它行業(yè)所體會不到的以上僅個人觀點作為新教師,請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