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長朋友,從幼兒園升上小學這個階段,我們管它叫做幼小銜接。
指的就是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之間的銜接,也是幼兒園到小學教育這兩個階段平穩(wěn)過渡的教育過程。很多家長會對孩子的這個特殊時期感到擔心和憂慮,不知道需要做什么好,也有很多家長都會在暑假期間去上幼小銜接的課程。其實作為一個幼教工作者來說,多年的經驗告訴我,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以及心理的疏導工作。孩子來到小學這個階段,相對于在幼兒園的時期,從學習的方式上,學習習慣上與同學的關系,以及老師的評價標準和要求都有明顯的差異。幼小銜接,如果只注重孩子的知識培養(yǎng),而忽略了孩子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那么反而會耽誤孩子在小學階段的學習。幼兒園階段現(xiàn)在已經有意識的在側重于對于孩子學習興趣與學習方法,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培養(yǎng),就是鼓勵孩子能有更濃厚的學習熱情,而非強行讓孩子們去通過填鴨式教育積累基礎的知識記憶。在北京師范大學錢志亮教授的《入學早知道》一書中,他總結了孩子幼小銜接需具備和訓練的八個能力,分別是: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運動協(xié)調能力,知覺轉換能力,數(shù)學準備能力,語言溝通能力,社會適應能力與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興趣的家長們可以去查閱這本書,就不在這里一一贅述了。以我們的幼兒園為例,又一批孩子剛剛離開幼兒園,準備升入小學。我們在孩子幼兒園教學階段,從來不對孩子寫字算數(shù),拼寫拼音,學習英文字母,學習漢字等做具體的水平或標準要求,僅是對他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有一定的引導與培養(yǎng),重點就是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養(yǎng)成他良好的習慣。還有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習慣,我們會通過游戲和組織孩子集體活動的方式,比如說組織孩子們綁鞋帶的比賽,進行筷子夾珠的比賽,來鍛煉手指的協(xié)調能力,鍛煉孩子的手腦協(xié)作能力。除了培養(yǎng)習慣以外,還要培養(yǎng)孩子和家長們之間的親情,關注孩子心理健康成熟發(fā)育??梢岳靡恍﹤鹘y(tǒng)的節(jié)假日,包括元宵節(jié)來組織組織親子包湯圓的活動,在冬至也剛組織親子包餃子的活動,在中秋節(jié)里組織學習做月餅的活動。我們會要求家長盡量參與,全程陪伴孩子,通過學習這些小技能,讓親子之間的關系得到加深。通過這樣全方面培養(yǎng)的孩子進入了小學階段以后,孩子基本在學校做事都會比較沉穩(wěn),比較有條理。所以從小把習慣培養(yǎng)好,品格培養(yǎng)好,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努力,去發(fā)展,這樣的人生才會更完美?!靖嗟挠齼褐R每天更新,請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