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陪讀媽媽的辛酸史
影評是娛樂記者的事,我想說說為什么要陪讀?陪讀的誤區(qū)是什么?...
《陪讀媽媽》這個電視劇一播出,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留學生群體和家長的共鳴。劇情本身有迎合中國大眾“吃瓜心理”圍觀他人家瑣事的心態(tài)。因而,在學校環(huán)境上,實際上是在蘇州的幾所學校拍攝的,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和中國比基礎設施建設;主人公丁致遠的初戀夏天和私生女戴安娜正好在溫哥華,而且還正好租房子給丁致遠的兒子丁和陪讀媽媽這樣的情節(jié)更是中國式電視劇的橋段。至于留學最關鍵內容,留學學習最真實的一面,卻被好像玩樂般的戲劇表演所代表正常的學習,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是一件像玩一樣的事情。
影評是娛樂記者或者是文藝評論者的事情。這里我只想說說為什么要陪讀?陪讀的誤區(qū)是什么?
加拿大對中國的旅游簽證十年有效期和每次可以居住不超過半年的規(guī)定給陪讀提供了在加拿大居住的便利。差不多每個留學生的家長都在中國有自己的工作,但是為什么一些家長不得不部分犧牲自己的事業(yè),甚至全部放棄工作,變成陪讀家長?陪讀家長所付出的不僅僅是事業(yè),甚至是家庭、兩代人的關系相處,以及心理健康。電視劇的一開篇就給出了答案——孩子在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這樣那樣的問題。特別是一旦因為一些非學習的因素影響到了學習成績,中國家長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我(家長)幫你做事或者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你(孩子)專心學習就可以了”。作為留學行為的買單者,沒有家長希望留學失敗,所以陪讀就應運而生了。
那么陪讀這種中國式的解決方法是否是一個好的方法?為什么有的留學生不需要陪讀,有的就不得不陪讀? 我認為,那種留學出問題之后,家長陪讀,只能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解決方案。對新的環(huán)境不適應也好,孩子的自我管束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差也罷,說白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留學之后所暴露出的各種問題,其實是在中國被掩蓋的問題的集體爆發(fā)。問題為什么會被掩蓋,原因還是那一句“我(家長)幫你做事或者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你(孩子)專心學習就可以了”。
古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今有“我(家長)幫你做事或者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你(孩子)專心學習就可以了”,中國式的家庭教育往往被學習成績所主導,忽視在各方面能力上的培養(yǎng)。實際上,陪讀,很大程度是在為孩子在中國的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是不足買單,而買單的代價是明顯的。
有的家長說,以上說的這些都是給還沒有留學的學生家長,那么已經(jīng)陪讀的家長怎么辦?
首先要意識到:保姆式的陪讀只會進一步毀了孩子。
在加拿大,主動性(initiative)、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獨立性(inepenence)、溝通和表達(communication)是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包括對留學生的要求。這四個要求彼此獨立又互相關聯(lián)。每個正規(guī)辦學的學校都會在開學典禮上強調這四種能力,也是中學教學大綱對學生的要求。保姆式的陪讀,正在像慢性毒藥一樣,一點點毀滅學生的這四種能力。我想強調一點,不是全盤否定保姆式的陪讀。任何學游泳的人都是從淺水區(qū)到深水區(qū)。
陪讀應該是暫時的、指導性質的,是對學生技能培養(yǎng)的輔助,是對以往教育的缺失進行彌補,而不是繼續(xù)代替孩子做他本應該做的事情和應該承擔的責任。
各種留學失敗的案例里,典型特點是人在加拿大,很少與外界接觸。大部分陪讀家長實際上是把中國的家庭搬到了國外。孩子對于家的依賴是天性。很多陪讀實際上是助長了孩子的依賴心理和行為,阻礙了對于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留學的目的和基本技能是學會獨立生存,這也是將來在社會立足的基本技能。實際上,陪讀是培養(yǎng)獨立技能的反面。
溝通與表達不是家長代替學生去包辦。我遇到不少學生,通過網(wǎng)上交流,大學申請最后也進入滿意的大學。但是從規(guī)劃到申請,到最終選擇大學錄取,絕大多數(shù)時候甚至全部的交流都是家長在進行。面談的時候,也基本上是學生的家長在提問。作為大學規(guī)劃和申請主體的學生本人,卻是神隱起來,不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表達自己的愿望。家長必須參與,但是不能因為學生的學業(yè),而代替學生做各種大學咨詢、信息收集、大學申請等事情。學生也必須參與,但是不能因為家長參與,就袖手旁觀,等待被喂食。
陪讀和由陪讀衍生出來的保姆式包辦,看似短平快,去解決留學過程中的各種表象問題,但是根本問題——應該具有的能力的培養(yǎng)往往沒有形成,甚至在能力上還出現(xiàn)倒退。這樣的陪讀,美其名曰學生能夠集中精力于學習——其實有的學生是集中精力于學習還是因為有人包辦了,可以集中精力于其他事情,只有學生自己心里清楚,但是以上四種在加拿大社會生存的基本技能正在一點點被侵蝕。這四種能力所關聯(lián)的各種技能、道德規(guī)范和價值觀,是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的基本準則。
從留學生應該具有的四大基本技能的角度來說,我的觀點是陪讀很容易陷入中國式的包辦,從而阻礙正常的留學生活。希望孩子有更多時間學習,但是往往事與愿違。與其陪讀,不如在中國的時候就真的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之所以說“真的養(yǎng)成”,是因為有些家長對于孩子的問題不及時糾正,不把不好的習慣制止在萌芽狀態(tài),而是任由不良習慣的發(fā)展,甚至部分孩子在家長面前表現(xiàn)出演技派的能力。對于準備留學的家長和學生來說,成績是一方面,是留學成功與否的量化關鍵,但是非量化的因素,例如良好的習慣,也是留學成功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并且往往習慣不好的學生,成績也不會好到哪里去——這樣的學生是否要留學,就需要慎重考慮了——留學不是那種因為習慣不好而在中國學不下去的學生的出路。
希望以上的內容可以給大家一些啟迪,歡迎微聊我,了解更多細節(jié)和留學資訊~~~
【微語】你揮手告別的那一刻,我心中涌動著無盡的思念,愿你的留學生活如詩如畫,前程似錦。
本文地址:http://v5tt.cn/liuxue/182467.html
轉載說明:文章《加拿大陪讀媽媽的辛酸史》由【留求藝】原創(chuàng)發(fā)布(部分轉載內容均有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告知),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
影評是娛樂記者的事,我想說說為什么要陪讀?陪讀的誤區(qū)是什么?...
《陪讀媽媽》講述了在溫哥華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和陪讀家長的故事。題材是以往電視劇不曾涉及的,編劇也是一個兼職陪讀媽媽,再加上留學生中間家長陪讀的不是罕見的現(xiàn)象,一些劇情例如留學生沉迷于游戲,開豪車,做非學......
一枚小小留學僧的海外求學心酸血淚史...
陪讀媽媽里的孩子究竟是在哪里讀書呢?...
...顧孩子,探親簽證的周期一般為3個月,可以多次往返。加拿大允許留學生父母或配偶申請訪問簽證隨同留學生去加拿大生活。入境時,跟海關官員說清楚陪讀意圖,...
...這種方式輪流前往美國照顧孩子,最長可停留6個月。在加拿大等地,陪讀媽媽可以在照顧孩子的...
現(xiàn)在去加拿大留學日趨低齡化,今天宋老師要說的是,如果你是把小孩送到加拿大留學的話。在現(xiàn)行政策之下,全家低成本順利移民加拿大不是夢。...
“杜老師您好,我的孩子小學二年級在讀,想去加拿大讀小學,我陪著過去,也想在那邊讀書,不知道要怎么申請簽證?”...
...立帶娃能力的媽媽們,不滿足于當一個陪讀媽媽。那么,加拿大留學政策告訴我們:陪讀媽媽完全可以通過在加拿大申請讀書的方式進...
在最新的政策當中,允許新西蘭留學陪讀媽媽,但是需要滿足新西蘭的陪讀政策,孩子未滿18歲,爸爸或媽媽一方陪讀,陪讀必須爸爸或媽媽一方才可以,其他的親屬都不可以陪讀,包括爺爺奶奶,父母不可以一起陪讀,除了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