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移民留學新加坡的人越來越多了
新加坡以它高度的經濟發(fā)展,廉潔高效的政府和優(yōu)美舒適的環(huán)境贏得了世界贊譽。它是一個小國,地盤不足中國的一個縣,人口不過一個中國的中等的地級市,卻是中國海外公務員培訓中心,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中國官員來到這......
新加坡以它高度的經濟發(fā)展,廉潔高效的政府和優(yōu)美舒適的環(huán)境贏得了世界贊譽。它是一個小國,地盤不足中國的一個縣,人口不過一個中國的中等的地級市,卻是中國海外公務員培訓中心,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中國官員來到這里學習交流。1978 年 11 月,鄧小平訪問新加坡時在與新加坡政府正式會談以后,鄧小平與李光耀單獨閉門談了 3 個小時。這以后鄧對新加坡的經驗贊口不絕,并對高層領導多次談到要向新加坡學習。
新加坡的社會文明也不只是花園城市那么簡單
在新加坡建國之初,城市環(huán)境和公民素質是非常惡劣的,各種不文明現象屢見不鮮。學法律出身的新加坡第一任總理李光耀,深諳以法治國之道,在此之下,李光耀發(fā)起了反對隨地吐痰、嚼口香糖、喂養(yǎng)鴿子的運動,還禁止亂扔垃圾、在公共場所吸煙和講粗話臟話,并制定了嚴格的法律以及罰款標準。
例如,其中就隨地吐痰一項,法律就做出了詳細的規(guī)定,隨地吐痰者第一口將被罰以 1000 新幣 ( 約合人民幣 5000 元 ),第二口罰 2000 新幣。在新法推行之初,執(zhí)法是十分嚴格且毫不留情的,情節(jié)嚴重的人還會處以 7 天監(jiān)禁,甚至在電視上露臉,或派到城市各地做義工。
行人如在人行橫道兩側 50 米以內穿越馬路將面對 50 新元的罰款。亂扔垃圾,初犯者會處以 1000 新元的罰款。使用洗手間后不沖水是違法的,初犯者會處以高達 150 新元的罰款 ……
懂英文的朋友也許曾聽到過這樣一句對新加坡的調侃 ——Singapore is a fine city. 這句話實際上是利用 fine 一詞多義的雙關句。表面上看起來講 “ 新加坡是一個很好的城市 ”,當把 fine 理解成另一層意思時,這句話就變成了 “ 新加坡是一個罰款城市 ”。在很多國人的眼里,一提到新加坡首先想到的就是清潔的城市環(huán)境,同時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它嚴厲的法律法規(guī)。
找工作時使用假文憑、酒后駕車、半夜闖紅燈等,這種事在哪個國家都可能發(fā)生,在有的國家還不一定被認為是犯罪。但在新加坡,即使是這樣輕微的犯罪行為,也會被罰款幾千或幾萬新元,有的還被送進了監(jiān)獄。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里面人人自由;法律外面沒有民主,法律上面沒有權威?!?這是新加坡人對法律的概念。新加坡的領導人認為,雖然嚴厲的法律會讓老百姓失去部分的自由,但國家卻可以因此得大利。在嚴厲法律的約束下,國家發(fā)展,社會和諧,每個老百姓都會從中受益。
早期的法律推行是十分有效的。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新加坡的城市環(huán)境和公民素質已經有了質的飛躍。此時的新加坡人已經不需要有法律的震懾了,因為良好的公共行為意識已經內化為基本素質。
人人有房可居,組屋制度讓大學生畢業(yè) 5 年可買房
40 多年前的新加坡,曾被形容為一個 “ 大貧民窟 ”。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當時認為,住房是老百姓最大的財產,老百姓有了房產,分享到了經濟發(fā)展的好處,國家就有了穩(wěn)定的基礎。這是推行組屋制度的重要考慮。
組屋覆蓋了新加坡 82% 的居民,其中 80% 的居民擁有組屋的所有權,2% 的居民租住組屋,基本實現了 “ 人人有房可居 ”。組屋有 3 個資金 “ 進水口 ” :政府出資、銀行貸款和老百姓自己出錢。購買者可以在公積金的基礎上再向銀行貸款。
組屋的建造享有政府的優(yōu)惠貸款和補貼,價格比同類商品房低 50%—70%。一套室內使用面積約 110 平方米的三室一廳二衛(wèi)的組屋,根據樓層高低等因素,售價為 60 多萬到 80 萬新加坡元( 1 美元約合 1.2 新元)。2010 年新加坡人均國民收入為 5.7 萬新元,普通居民購買組屋的經濟壓力并不大。有新加坡學者認為,組屋制度是一種再分配的形式,國家將房子做為公共產品提供給了每一位居民。
在新加坡,年輕人奮斗三五年買得起房子,是極為正常的事情。2010 年才搬進新家的年輕夫婦逸仙和小島深有體會。“ 如果是大學畢業(yè)生,月收入兩三千,不是特別挑房的話,三年左右基本上都是可以買得起的?!?逸仙舉出自己為例: “ 我 2007 年大學畢業(yè),2009 年底簽的購房協(xié)議,去年 5 月份就住進新家了?!?新加坡個人的住房開支占收入比重僅為 25% 至 28%,這樣的比率讓逸仙夫婦幾乎感覺不到房貸壓力: “ 我們現在每個月還款 1000 新元多一點,對生活質量基本上沒多大影響。”
一流的規(guī)劃加上有效的限車措施,交通順暢不堵車
一個城市如果不能先規(guī)劃人流,再規(guī)劃交通,修再多的道路也是枉然。在新加坡除了中心城區(qū)和區(qū)域性商業(yè)中心給人 “ 熙熙攘攘 ” 的感覺外,其他地方并不讓人覺得 “ 擁擠 ”。新加坡的中心城區(qū)位于新加坡河入海口,這里地處新加坡中南部,交通方便,是新加坡城市的發(fā)端處。中心城區(qū)是新加坡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中心城區(qū)以外,新加坡建了很多 “ 鎮(zhèn) ”,作為區(qū)域性的商業(yè)中心。整個城市以中心城區(qū)為主體,呈星座式結構。他們用城市地鐵線把主要商業(yè)中心串聯(lián)起來,按照 “ 中心城區(qū) — 區(qū)域性中心 — 副中心 — 小型中心 — 社區(qū) ” 的布局,把整個城市分為 55 個小區(qū)進行規(guī)劃和建設。不論你住在哪里,附近必有公汽站、幼兒園、銀行、商店等公共設施,生活都十分方便,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
控制交通,政府還做了如下幾點:一是限制私人擁有汽車的欲望。新加坡是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是,這么富有的國家,汽車擁有率卻只有 10%,是發(fā)達國家汽車擁有率最低的國家。購買汽車的人,除了要交 150% 的購置稅外,還要購買汽車擁有證。汽車擁有證是公開拍賣得來的。例如,最新的價格大約是 9 萬坡幣( 1 新加坡幣 =5 元人民幣),而且,有效期只有 10 年。這樣高的價格,只有很富有的人才愿意買汽車。
二是大力發(fā)展公共交通網絡。在新加坡,地鐵和公交車非常發(fā)達,為所有的人提供高效、方便和廉價的交通手段。所有路橋沒有人工收費站,全部實行電子收費,大大提高整體交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公平性。
三是提供高效和價格合理的出租車服務。新加坡路面上有 25000 輛出租車,不僅價格合理,服務態(tài)度好,而且非常方便,隨叫隨到。
新加坡一般每月工資的 20 %用做基金,另外,公司再出 13 %(經濟好是多出些,壞時少一些),用于醫(yī)療,養(yǎng)老和買房。用于醫(yī)療和養(yǎng)老的部門年存款利率大約是 4 %。住房部分可以用來買房,醫(yī)療部分可以用來報銷醫(yī)療開銷或者買醫(yī)療保險。這樣一個人如果 30 歲時有 1 萬元基金,63 歲退休時將有 3.6 萬元。老百姓允許用這些錢進行風險低的投資,如債券,股票,投資基金。到 55 歲時可以取出來,也可以買養(yǎng)老金,到時候每個月就有了固定的退休金。是你的永遠是你的,你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清清楚楚,很分明。有人中間到美國工作了幾年,過幾年發(fā)展的不好,又回來了,沒關系,以前的帳戶還在,接著交就可以了。很多 30 多歲的人就開始規(guī)劃自己的退休了。
中央公積金制度的設計,特別強調個人對自己未來養(yǎng)老的責任,充分彰顯了新加坡 “ 助人自助 ” 的理念。在新加坡,每個人都要靠自己養(yǎng)活自己,個人所能花的錢就是自己年輕時積存的公積金,而公積金的多少完全取決于自己的工資收入。在這種機制下,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養(yǎng)老負責,年輕時就必須努力工作。該制度不僅比較有效地解決了新加坡的養(yǎng)老難題,而且對新加坡的社會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證。
盡管新加坡一再宣揚自己不是福利國家,但其實新加坡還是有很完備的福利制度。在多層次的福利體系下,一個沒有收入、無依無靠的新加坡老人每月可獲得 330 新元現金援助,可以到政府診所和政府醫(yī)院免費看病,可以獲得慈善機構和社會熱心人士的資助和捐贈,可以獲得租金、雜費、水電費回扣,可以獲得政府增長花紅等其他福利。這些援助和福利,足以使老人衣食無憂。一個住三房式組屋的貧困家庭 2008 年可得到的各種援助達 5000 新元。
在 1984 年前,新加坡的醫(yī)療制度承襲了英國殖民地時代的舊制,政府為民眾提供免費的醫(yī)療服務,讓人人享有健康保障。但這樣一來民眾的醫(yī)療需求不斷膨脹,醫(yī)療領域浪費嚴重,政府的負擔也越來越重。
為改變這種狀況,1983 年,新加坡政府發(fā)表了《國家醫(yī)療計劃》,開始對醫(yī)療制度進行改革。國家醫(yī)療計劃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建立個人保健儲蓄賬戶。從 1984 年起,每個新加坡人都必須將每月收入的 6% ~ 8% 存入個人保健儲蓄賬戶,雇主和個人各負擔一半,直至退休。這是新加坡的第一條醫(yī)療保障線。
為解決部分重病及長期慢性病人的醫(yī)療費問題,1990 年,新加坡政府推出了健保雙全計劃。根據這一計劃,新加坡人進行重病及長期慢性病醫(yī)療投保,保費從個人保健儲蓄賬戶中支出,由政府指定的商業(yè)保險公司承辦。目前,90% 以上的保健儲蓄賬戶擁有者都同時加入了健保雙全計劃。由于參與者眾多,這樣重病及長期慢性病患者就無須繳納很多保費,減輕他們的醫(yī)療負擔。這是新加坡的第二條醫(yī)療保障線。
1993 年,新加坡政府從財政盈余中撥出兩億新元作為啟動資金,成立了保健基金,幫助那些沒有保健儲蓄、或儲蓄金額不足以支付醫(yī)療費的貧困群體。每年有 20 多萬人提出此項申請,批準率高達 99.6%,也就是說,困難群體只要提出救助申請,一般都會得到批準。這是新加坡的第三條醫(yī)療保障線。
通過三條醫(yī)療保障線,新加坡織起了一張無縫的醫(yī)療保障網,民眾不會因為付不起醫(yī)療費而得不到治療,也不會因為巨額的醫(yī)療費而陷入困境。吳作棟說: “ 新加坡人不會因為貧窮而得不到醫(yī)療護理。”
新加坡的成功,說白了,實際上就是兩條:一,政治體制上,堅定不移地走民主憲政之路;二,經濟體制上,堅定不移地走市場經濟之路。它的成功,靠的是新加坡人的文化,靠的是它的領導人的智慧,靠的是錯誤最少的體制。同樣的華人,不同的文化,就會有不同的政治體制,不同的體制,又產生不同的國民。
【微語】你踏上異國的土地,追逐夢想的翅膀在風中舒展,每一步都是成長的印記。
本文地址:http://v5tt.cn/liuxue/229704.html
轉載說明:文章《為什么移民留學新加坡的人越來越多了》由【留求藝】原創(chuàng)發(fā)布(部分轉載內容均有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告知),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
新加坡以它高度的經濟發(fā)展,廉潔高效的政府和優(yōu)美舒適的環(huán)境贏得了世界贊譽。它是一個小國,地盤不足中國的一個縣,人口不過一個中國的中等的地級市,卻是中國海外公務員培訓中心,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中國官員來到這......
最近,網絡上有一句話很火: 20年前回國,是祖國需要我;20年后回國,因為我需要祖國。...
隨著"一帶一路"和中蒙建交七十四周年的深化與發(fā)展,中蒙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諸多領域廣泛交流。...
最近,英國《衛(wèi)報》的報道將我們的目光引向了英國,文章稱,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數量再創(chuàng)新高,申請人數甚至超過了本土的威爾士地區(qū)。...
為什么選擇到新加坡留學?...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幾年國內留學的熱度持續(xù)升高,新加坡作為一個留學國家,大家也不陌生了,但是這幾年新加坡已經成為了備受矚目的留學國家。對于很多的家庭來說呢,去美國或者英國感覺是那種順應趨勢就會選擇的留學......
新加坡除了政府學校以外,還有眾多的私立院校,這些私立院校受新加坡政府監(jiān)管,通過一系列認證制度選拔出來,師資力量與公立無差別,招收國際學生,并為國際學生提供英文課程,沒有雅思和托福也可以申請。并且其開辦......
在中國,出國留學是孩子的夢想,更是家長的期待。家長們通過各種途徑將孩子送到國外學習,父母渴望孩子獲得優(yōu)質教育的心情不言而喻。說實話,縱使現代人的思想已經開始轉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不及上輩人......
馬來西亞作為新晉的熱門留學目的地,在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等傳統(tǒng)留學大國中殺出重圍。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新發(fā)布的國際學生流動調查中,與新加坡一橋之隔的馬來西亞成為國際學校之間高等教育的十大首選目的地......
...數量更是近幾年陡增。慢慢的,發(fā)現周圍買高檔用品的人越來越多了,買好汽車的越來越多了,買iphone的越來越多了。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