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美國藤校及藤校申請
關(guān)于美國藤校及藤校申請...
美國藤校要逆天兒?哈佛哥大被爆歧視亞裔還想不想混了
近日轟動全美乃至世界的哈佛錄取歧視案,終于在美國最高法院迎來庭審。這場歷時八年的美國教育界第一大案,不僅影響著亞裔在美國的權(quán)利與發(fā)展,更深深關(guān)系著咱留學生,還能不能考上哈佛以及其他美國名?!?/span>
第一大案,重磅開審
這次案件的原告是一個“學生公平入學組織”,即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簡稱SFFA.
兩所被告大學也極具代表意義,一個是美國第一所私立大學,哈佛大學;另一個則是美國第一所公立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案件的核心焦點在于,SFFA認為,美國大學在錄取學生時所采用的「平權(quán)法案」(Affirmative Action,簡稱AA)看起來是一件“通過給弱勢群體額外的支持,讓他們能有同樣的機會進入大學”的好事,但實際上AA卻造成了對亞裔群體的反向歧視。
但哈佛卻否認三連:我不是,我沒有,你誤會了。
校方表示,現(xiàn)行錄取政策的初衷,是為了讓錄取的學生更加多樣。它或許不夠完美,但依舊是一個很好且合法的程序。
所以除了學習成績,招生時還會綜合評估申請者的興趣愛好、經(jīng)濟狀況、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因素,而種族,只不過是這其中之一而已。
事實上,這些年學校錄取的亞裔學生人數(shù)一直在增加,2019年這一比例已經(jīng)達到了23%。
法庭上,兩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法庭外,他們的支持者們也在積極造勢,給足了“第一大案”的排面。
除了游行示威的人群,來自美國各大學、教育聯(lián)盟、公司、州政府的66封「場外人士書面支持信」,也像雪花一樣地被送到最高法院,創(chuàng)下了歷史第二多的記錄。
而從2014年第一次被SFFA告上法庭以來,兩個被告大學已經(jīng)花了5100萬美元的律師費。
這場曠日持久且耗資巨大的案件,在各方的矚目之下,就這樣拉開終審的序幕。
亞裔學生真的吃虧了嗎?亞裔學生到底有沒有被歧視?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回到本案爭論的核心——AA.
緣于上世紀60年代,美國轟轟烈烈的黑人和婦女運動,平權(quán)法案一直被廣泛應(yīng)用在美國人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入學、就業(yè),到醫(yī)療等等方面,都要通過一些補償性優(yōu)惠措施,保證各族群享有平等的權(quán)利。哈佛大學
但事實上,AA的受益者一直主要是非裔和西班牙裔,亞裔反而是最大受害者。
落在大學申請上,最直觀的反饋就是亞裔之間越來越卷——
大學每年的錄取名額都是有限的,當資源傾斜給其他族裔,那么留給亞裔的名額勢必減少。舉個例子,當申請人硬性分數(shù)相當時,哈佛會更傾向于錄取其他少數(shù)族裔的學生。
這也意味著亞裔學生想要敲開美國名校大門,只能更拼命提高自身各項成績,無形中面臨著比其他族裔更高的錄取門檻。
這種推論也得到了數(shù)據(jù)上的證實。普林斯頓兩位教授在著作《不再分離,也不平等》中揭示:
有的藤校錄取時,在美國高考SAT的評估中,滿分1600分,會給黑人加310分,拉丁裔加130分,白人不變,而專門給亞裔減少140分。
也就是說,亞裔學生要比黑人申請者多考450分,才能擁有“平等”的錄取機會!
而從錄取數(shù)據(jù)來看,2000年到2018年之間,亞裔學生的SAT平均分是1534,非裔學生的平均分只有1424,110分的差距讓多少亞裔學生只恨投錯了胎——
幫助黑人學生追求公平,怎么還反著歧視亞裔呢?!
SFFA披露的一項哈佛大學的內(nèi)部審查也表明,“如果將學習成績作為錄取的唯一標準的話,那么錄取的亞裔學生人數(shù)應(yīng)該更多”。
亞裔學生錯了,錯就錯在學習成績太好了。
而與國內(nèi)大學錄取只看成績不同,美國大學在評估申請者的時候,除了標化成績,各種軟條件也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標準。
“合不合招生官的眼緣”這種非常主觀的事情,也成了錄取的玄學。
庭審上,SFFA的律師Cameron T.Norris指控,在用于評估申請者的品質(zhì),比如性格、潛力、勇氣和成熟等方面的“個人評分”這項分數(shù)上,亞裔申請者明顯低于其他族群。
在一些案例中,哈佛大學的招生官傾向于用刻薄的語言來描述亞裔美國人,認為他們“保守,以數(shù)字為導向”——很難不讓人懷疑,亞裔被故意壓分了。
這也不難理解,為什么近些年在申請美國大學時,亞裔學生需要通過不放照片或者模糊名字的方式,刻意弱化自己的亞裔身份。
面對SFFA的各項指控,哈佛大學依舊堅持表明自己沒有歧視亞裔學生,并且聯(lián)合多所美國名校來證明自己的程序正當。
在前面我們提到的書面支持信中,大部分就是支持哈佛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
他們認為,讓少數(shù)族群和經(jīng)濟困難的群體得到更好的教育,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機會。將種族納入錄取考量,也是維持校園多樣性的唯一辦法。
案件結(jié)果有何影響?最高法院的裁決結(jié)果,將在明年的3月份發(fā)布。
事實上,美國名校也不是第一次被告亞裔錄取歧視了。
2016年,亞裔團體聯(lián)盟就曾向美國教育部和司法部申訴,抗議耶魯大學、布朗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在招生過程中歧視亞裔申請者;2020年,耶魯大學再次被指控在招生中存在種族和國籍歧視;而SFFA也在2019年和2020年將哈佛告上法庭。
此前的結(jié)果,無一例外是校方勝訴。
盡管結(jié)果不理想,但是在亞裔群體一次次的努力當中,越來越多的有力證據(jù)被披露。
上文提到的“個人評價”分數(shù),原本是無需對外公布的,我們也無從得知,所謂“錄取玄學”,原來有著很大的人為操作空間。
而隨著證據(jù)的疊加,或許這次的庭審將迎來不一樣的結(jié)果。正如此前受到唾罵的「猶太人配額」,即哈佛通過對猶太人加強配額來限制猶太學生數(shù)量的操作,也是通過不斷的努力才被廢除的。
現(xiàn)在,主流聲音普遍認為,哈佛這次將很大可能敗訴。
一方面,本屆九位大法官中,有六位屬于保守派。熱知識,共和黨的80名議員一致反對哈佛錄取的AA行為。
而這九位藤校校友——8位畢業(yè)于耶魯和哈佛法學院,1位畢業(yè)于圣母大學法院,他們的“反骨”發(fā)言,似乎也預示著哈佛敗訴的可能:
畢業(yè)于哈佛的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有一句名言:“取消建立在種族基礎(chǔ)上的歧視,才能消除種族歧視”;
耶魯法學院出身的黑人大法官克拉倫斯?托馬斯,也曾多次公開反對基于種族的錄取傾向,“因為我的膚色,人們很自然的認為,我是受到特別照顧才能入學?!?/span>
而在錄取時使用AA,或許本身就是和民意背道而馳。
根據(jù)華盛頓郵報的民意調(diào)查,超過五分之三的美國人支持禁止在大學錄取中考慮種族因素;大多數(shù)美國白人、亞裔和西班牙裔美國人都認為大學不應(yīng)該在招生中考慮種族因素。
著名的ACA-5法案也證實了這一點——
1996年,加州公投通過的“209號法案”規(guī)定,加州大學系統(tǒng)內(nèi)的公立學校,在招生的時候不可以將學生的族裔、性別作為考慮是否錄取的因素,也就是不能使用AA。
但在2020年,有人試圖通過ACA-5法案來推翻這一規(guī)定,啟用AA來人為減少亞裔學生的比例。結(jié)果,這場鬧劇以全民公投日多數(shù)民眾反對而收尾。
現(xiàn)在,美國共有包括加州、密西根、華盛頓和佛羅里達等這些大州在內(nèi)的9個州明確法律規(guī)定,禁止大學錄取時使用AA.
如果這次真如大家所預料的那樣,哈佛大學敗訴,SFFA勝訴,將會直接影響2023年以后美國名校的本科錄取。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哈佛大學等美國名校為了提高種族多樣性所采用的一些諸如加分、獎學金之類的政策,將受到制約,甚至不再被允許使用,美國大學的招生評估規(guī)則,也勢必會得到變革。
這樣,毫無疑問亞裔學生進入名校的機會大大增加——
“哈耶普斯MIT加州理工”六所美國名校,不采用AA的加州理工的亞裔學生比例高達40%,其余五所則在20%左右。
而亞裔學生向來在SAT、ACT等標化成績上的表現(xiàn)要優(yōu)于其他學生。而幾年來,亞裔學生在各種課外活動上的表現(xiàn)也大大提高,比如在美國頒給高中生的“總統(tǒng)學者獎”上,亞裔獲獎?wù)哒急?8%。
打破政策天花板+自身實力過關(guān),我們有理由相信,取消AA對亞裔學生進入名校將會大大利好。
當然,這樣的改變,勢必也將輻射到我們中國留學生。
盡管國際生的招收名額與大學新生比例有關(guān),但如果AA的取消,可以讓美國名校招生官摘掉有色眼鏡,更平等,更客觀地審視每一名學生身上的發(fā)光點,這對我們來說,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美國藤校要逆天兒?哈佛哥大被爆歧視亞裔還想不想混了
無獨有偶,哥大那邊貌似也不太老實!前段時間還深陷數(shù)據(jù)造假風波、差點被US NEWS除名的常春藤名校哥倫比亞大學,最近又雙叒叕作妖了…
當?shù)貢r間11月1日,哥大官方發(fā)布推特,稱“雖然被哈佛錄取的亞裔美國學生聰明有為、學習勤奮,但ta們長期以來都在享受著種族帶來的優(yōu)勢?!?/span>
這一發(fā)言很快引發(fā)大量亞裔同學和中國留學生的強烈不滿,評論區(qū)也迅速炸鍋。
網(wǎng)友紛紛毫不留情地出言指責,哥大此番發(fā)推純屬racist行徑,助長Anti-Asian仇恨情緒;更有人大呼,“這真的是大學官方推特賬號發(fā)布的內(nèi)容嗎?”
不得不承認,還真是…甚至哥大還“有理有據(jù)”地轉(zhuǎn)發(fā)了這一言論的來源,是該校社會學教授Jennifer Lee發(fā)表在New York Times上的一篇評論文章。
這篇文章里講了什么?
文章開篇即提到了近期開庭的“哈佛歧視亞裔案”:原告為“學生公平入學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被告則是哈佛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原告認為,美國名校在錄取時普遍所持的“平權(quán)”(Affirmative Action)立場,是一種對亞裔的反向歧視,其以多元化為由的政策實則壓低了亞裔的入學率;而這樣一種基于種族的錄取參考,應(yīng)當被廢除。哥倫比亞大學
然而Dr.Lee則在文章中表達了和原告訴求截然相反的觀點,認為美國高?,F(xiàn)存的種族錄取制度,甚至還不能同亞裔在成長過程中因“stereotype promise”受到的正面影響相抵。而如果廢除種族錄取制度,亞裔由于種族而得到的優(yōu)勢會被進一步模糊和忽視。
對于所謂的“stereotype promising”
Dr.Lee稱,自己的研究表明,中小學老師對于亞裔學生存在積極向的偏見(positive biases),包括聰明勤奮、道德高尚等;這樣的預設(shè)使得老師傾向于鼓勵亞裔學生去選擇更具有挑戰(zhàn)性的課程,例如Ap課程和榮譽課程。
這樣更有競爭力的選課,讓亞裔更容易在大學申請中脫穎而出,同時也促使亞裔學生更加努力認真地對待學業(yè)、進而得到更優(yōu)異的學術(shù)成果。
而這樣一種“positive biases”,是白人、黑人、或是西班牙裔都不曾享受到的。甚至有研究發(fā)現(xiàn),當班里僅有一名亞裔學生時,老師對于黑人和西班牙裔的負面評價會更加放大。
在Dr.Lee的描述下,亞裔學生已然成為了干擾美國教育公平性的存在。然而,在美國愈演愈烈的種族沖突之下,亞裔美國人以及亞裔留學生群體,真的活的容易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Anti-Asian Hate不斷飆升,我們究竟有多難
仇視亞裔的聲音,從來不曾停止。
近年來的典型事例,就有將新冠病毒稱為是“China virus”。簡單粗暴地用地名來命名病毒,無疑是不正確的,同時也顯示了仇外思想、以及對中國的污名化。
Dr.Lee也在文章中承認,自新冠疫情爆發(fā)以來,美國社會針對亞裔的仇視、乃至暴力行徑急劇增多。一次又一次的反亞裔暴力襲擊事件,使得亞裔連最基本的生命權(quán),都頻受威脅。
2022年8月10日,一位65歲的亞裔老婦人在舊金山里士滿區(qū)Geary街道上正常行走,只因多看了一眼路過的男子,就被這個男子毆打至出血。男子在逃走時,又襲擊了另外一名正在穿過斑馬線的亞裔女子。
2022年7月31日,仍是在舊金山,一位70歲的亞裔奶奶在公寓內(nèi)被4名奧克蘭青年襲擊。
2021年3月16日,21歲男子羅伯特?亞倫?朗在亞特蘭大地區(qū)的3家按摩院槍殺多人,造成8人死亡,其中包括6名亞裔女性。
而就在這起槍擊事件發(fā)生后不久,又有社交媒體傳出,有人在舊金山發(fā)起“掌摑亞裔挑戰(zhàn)”。
除了生活方面,得到老師所謂“positive biases”的亞裔學生,又真的在學業(yè)上一帆風順嗎?
此處便不得不提到“Model Minority”的概念。
可被翻譯為“少數(shù)模范族裔”,指的是同比其他族裔在教育、經(jīng)濟和職業(yè)方面都能取得更高成就的少數(shù)群體。在眾多情況下,亞裔美國人都被視作屬于這一“少數(shù)模范族裔”。
的確,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亞裔無論在學習還是工作中,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更加勤奮、刻苦的品質(zhì).
這樣的品質(zhì)帶來的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據(jù)美國人口普查局(Bureau of the Census)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亞裔美國人的家庭收入中位數(shù)為$68,780,遠高于所有族裔的中位數(shù)$50,221;在學術(shù)方面,21世紀以來獲得諾貝爾獎的20位美國物理學家中,東亞美國人占到了15%,而亞裔美國人的人口數(shù)僅占美國總?cè)丝跀?shù)量的不到4%。
然而,亞裔絕非天生聰穎過人,獲得成功也從來不是輕松的。亞裔在美國社會取得如此突出成就的背后,付出的血淚辛酸值得更多的理解。
就拿申請大學而言——正如上文提到的“哈佛歧視亞裔案”的焦點,美國大學打著“保證校園多樣性、促進教育公平和種族平等”的旗號,長期以來將申請者的種族納入考量因素,其實對亞裔申請者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普林斯頓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想要獲得同樣的私立大學錄取幾率,亞裔學生需要獲得比白人高出140分、比黑人高出450的SAT成績。然而,SAT成績的實際種族差異顯示,亞裔僅比白人高出72分、比黑人高出176分。
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亞裔學生不得不比白人和其他少數(shù)族裔付出更多的努力、取得更高的成績,才有機會在這個highly competitive pool中脫穎而出。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亞裔學生都具有超高的學習天賦,“亞裔”的身份和大學錄取的選拔制度顯然將這部分學生置于在極為不利的位置。
“少數(shù)模范族裔”
“少數(shù)模范族裔”的概念,在看似肯定亞裔美國人強勁實力的同時,其本質(zhì)是弱化了少數(shù)群體所面臨的困境,同時也忽視了族裔內(nèi)部存在的不平衡問題。這種以偏概全的描述,草率地否認了族裔內(nèi)部的個體差異性,將不符合族裔刻板印象的個體邊緣化、甚至放在了其他少數(shù)群體的對立面。
而對于留學生群體來說,身處異國他鄉(xiāng)孤身求學的困境,還不止“Model Minority”帶來的刻板偏見那么簡單。
例如,留學生們常戲稱自己是學校的“金主爸爸”,或是自嘲“被割的韭菜”。玩笑的背后,是本土學生和國際學生的學費存在極大差距??粗粩嘧吒叩膮R率,人前光鮮的留學生,又有多少在付完學費和盯著每月的賬單時獨自emo。更多的留學生選擇將這些壓力轉(zhuǎn)化為前行的動力,以“熬更晚的夜”“掉更多的發(fā)”為代價,卷著4.0的滿績,擠在身為少數(shù)群體想要出人頭地的獨木橋上。
除此之外,culture shock、homesickness、語言障礙、疫情下的回國難…這些獨屬于留學生的艱辛,更是不必細數(shù)。
我們的處境,絕不面臨比任何人輕松容易。
身為亞裔,我們的出路在何方
被貼上“Modal Minority”的標簽,不是我們自身所能決定和控制的;但在此之后的選擇,可以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遭受偏見、被邊緣化……我們有理由也應(yīng)當有勇氣,為自己和自己所在的群體爭取應(yīng)有的權(quán)益。
爭取權(quán)益的道路必然是艱難的?;赝麣v史,有馬丁?路德?金發(fā)表《我有一個夢想》的講演,有韓國裔以持續(xù)3天的持槍巷戰(zhàn)對抗暴徒、保衛(wèi)家園。
種族問題是美國社會長期以來的重要社會矛盾,橫亙于少數(shù)族裔和特權(quán)族群(privileged group)之間的壁壘,早已不是溫和的發(fā)聲便可輕易攻破的。
“爭取權(quán)益”的運動或許意味著激烈的斗爭,但絕不應(yīng)當指向極端、甚至偏激。
“Modal”彰顯了我們被認可的實力,“minority”則代表著我們有責任去為之發(fā)聲的群體——不僅僅是亞裔,也是黑人、西班牙裔等等所有少數(shù)族裔;因為我們太清楚,作為“少數(shù)”所意味的原生困境。
大學將種族納入考量的錄取程序,并非毫無可取之處。我們不能否認,在教育資源尚不平衡的背景下,不少少數(shù)族裔的孩子所得到的受教育機會和途徑仍極為有限。如果用絕對統(tǒng)一的標準來決定所有申請者的錄取與否,卻毫不考慮個體取得成績背后的不同付出,無疑會堵上這些孩子“向上流動”的路徑。
我們的訴求是“努力得到應(yīng)有的認可”,我們的追求是“人人平等”;但爭取平權(quán)的途徑從來不該是“拉踩”,更不是踩著其他群體的肩膀、來為向上攀登借力。愿所有留學生、亞裔群體、少數(shù)族裔,都能在尖銳的種族沖突中保護好自己,至少確保自身安全不受傷害。
本文地址:http://v5tt.cn/liuxue/71983.html
轉(zhuǎn)載說明:文章《美國藤校要逆天兒?哈佛哥大被爆歧視亞裔還想不想混了》由【留求藝】原創(chuàng)發(fā)布(部分轉(zhuǎn)載內(nèi)容均有注明出處,如有侵權(quán)請告知),轉(zhuǎn)載請注明文章來源。
關(guān)于美國藤校及藤校申請...
想要申請并成功錄取進入美國常春藤盟校,對申請者的能力要求非常高。...
美國藤校一直以來都是全球頂尖高校的代名詞,代表著世界一流的教學質(zhì)量和頂尖的學術(shù)水平。...
留學美國藤校哈佛公布新生數(shù)據(jù)!藤校也有被拒的一天美國哈佛大學是人人皆知的名牌大學,位于藝術(shù)氣氛濃厚的美國海港城市波士頓劍橋區(qū)(Cmbrige),一年四季慕名前來的旅游者和文化藝術(shù)團體絡(luò)繹不絕。...
美國--新春藤VS老藤校...
美國藤校面試常見題目...
美國藤校之布朗大學...
藤校,即常春藤聯(lián)盟學校,以其高昂的學費著稱。以下是藤校學費的大致情況:藤校的平均學費約為64,829美元,這不包括住宿、食物、書籍和其他費用。根據(jù)CNBC Make It的分析,10所最實惠的藤校第一年的平均學費為42,233美元,聯(lián)......
藤校,即常春藤聯(lián)盟學校,以其高昂的學費著稱。以下是藤校學費的大致情況:藤校的平均學費約為64,829美元,這不包括住宿、食物、書籍和其他費用。根據(jù)CNBC Make It的分析,10所最實惠的藤校第一年的平均學費為42,233美元,聯(lián)......
美國藤校只關(guān)注硬性成績?NO!...
從事留學10年以上,幫助過很多的國內(nèi)學生處理留學申請,簽證,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問題,有豐富的留學咨詢和實戰(zhàn)經(jīng)驗。憑借著個人豐富的生活歷程和申請經(jīng)驗,會準確的指導學生海外申請和學習生活的相關(guān)注意事項,成功幫助眾多學子完成夢校留學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