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閱讀30分厲害嗎?完全OK的高分水平
托福閱讀作為我們中國學生的長項,歷來都是我們考托福的必爭之地。...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老劉有點慌張。我掃了一眼手機,上面有3個未接通的微信通話請求。其中一個來自我媽,她想知道我有沒有時間回趟家,把二樓陽臺的地漏清理出來。上周下雨,積水差點倒灌進屋。另外兩個都來自于老劉。我知道,考試的前一個晚上所有人都會感到興奮。
這種感覺可能來自于自信,更大的可能性是源自于緊張。在兩個小時以前、也就是在我興沖沖地扔下工作手機跑出去打邊爐的前一刻,我剛剛在微信上囑咐他:考前別想太多考試的事,分散一下注意力。如果實在忍不住,做一套真題練練手就行。
果然,他沒忍住。緊接著,Just like the Bad Omens were there,他搞砸了一道非常簡單的細節(jié)題,并且堅持認為我發(fā)給他的答案是錯的。而當他試圖拿著這道題向我“示威”的時候,我正在和胸口朥(和你想的差不多,這個字并不念“l(fā)ào”,而是念“l(fā)áo”,在潮汕方言里指肥肉或油脂)較勁。
在我一邊回味著晚餐一邊在微信上回撥給老劉并且指出他犯下的異常明顯而(對他的水平來說)非常低級的錯誤的時候,我還在勸他不要再想這件事了,就當這個錯誤沒發(fā)生過。確實,他在平時練習中很少犯這樣的錯誤。而在考前的一晚,最理智的做法是不要理會那種類似足球場上比賽進行到80分鐘時因為體力不支而導致的低級失誤。
作為一個水平還不錯的業(yè)余球員,他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果不其然,考試結束以后,他在微信上發(fā)了一條非常簡單的信息給我:“炸了”。我立刻跟他通話,告訴他我昨天晚上就看出來他的心理壓力很大,同時也安慰他不要太在意一次考試的得失,并且告訴他一些我正在搜集并試圖從中得出某種結論的數(shù)據(jù)。
簡單來說,not for nothing, it happens.
中國學生真的天生擅長閱讀嗎?
在過去的三年之中,除去猶如審判日降臨的2020年,我經(jīng)常聽到類似的故事。他們有的信心十足,有的和老劉一樣承受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每個人的學習進度和狀態(tài)都不一樣。
一樣的是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閱讀或聽力成績似乎無法穩(wěn)定在一個相對恒定的區(qū)間。有些人垂頭喪氣地走進考場,出來時卻因為顯示在屏幕上的分數(shù)而異常振奮;有些人開考前信心滿滿、志在必得,卻被初步的“診斷”所擊垮,在未來的一周里坐立不安。當然也有人和老劉一樣,考前的壞兆頭最終得到應驗。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報有一種stereotype,即大陸考生在托?;蜓潘悸犝f讀寫四個考試科目當中,比較擅長聽和讀,平均分數(shù)會高于說和寫。
產生這種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傳統(tǒng)上國內的外語教育更重視輸入型科目而不是輸出型科目,即所謂的“啞巴英語”。另一方面,從雅思的經(jīng)驗出發(fā),確實存在聽讀容易拿高分、而口寫不容易拿高分的普遍情況。但是這兩方面的原因并不充分。對于很多走美高和美本路線的學生來說,他們中的大部分接受的并不是公立校為中高考而設計的英語教育模式,而是在國際校的體系當中充分暴露在(近似)全英語教學的環(huán)境中,每天不得不調動每一根神經(jīng)應對課堂presentation和essay寫作。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際校體系出來的學生往往沒有系統(tǒng)地學習過語法,在學術閱讀方面存在“先天劣勢”。此外,雅思因為評分方式和體系的設置和托福不一樣,口語和寫作都是人力評分,而且在口語考試中同考場的考生會在考官面前“同場競技”,在同行的襯托下往往會更多暴露不足。
我人生中前兩次雅思考試毫無頭緒地選擇了北語和北外考場,不幸遭到降維打擊。而下一次當我把考場選在老家一所地方性師范大學的時候,又變成了田忌賽馬,雖然身為”中馬“的我的水平根本不足以讓我“吊打”小老鄉(xiāng)們,但卻使我拿到了雅思生涯里第一個口語7分。那么托福的情況又如何呢?
(近五年中國大陸地區(qū)托福平均分)
以上圖片來自于ETS每年公布的上一年全世界托??荚嚦煽兛偨Y,顯示的都是中國大陸地區(qū)(不包括港澳臺)考場的平均得分,表格的五個數(shù)字從左至右分別是閱讀、聽力、口語、寫作、總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閱讀科目確實是四科中平均得分最高的,但也僅僅比最低一科高1-3分(不幸的是每次最低分里都有口語,相反寫作和閱讀的差距每次都是最小的)。
而聽力比較出乎意料,看起來似乎還沒有寫作更接近閱讀的水平。當然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一些其他的奇特現(xiàn)象。比如從2016年到2019年,大陸考生的各科分數(shù)和總分都穩(wěn)中有升,但是總體的提升幅度不是很大,總分只提升了2分。
然而2020年,雖然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考試和升學計劃,大陸考生的成績卻突飛猛進,各科(unfortunately,除了口語)均有顯著提升,平均分更是猛漲到87,較19年增長了6分。那么,2020年“有幸”搶到考位的各位,你們的成績單支持這個數(shù)據(jù)的結論嗎?
為什么閱讀分波動大?
2020年的托??记榘l(fā)生了兩個較大的變化,其中一個跟疫情息息相關,就是出現(xiàn)了所謂的“家庭版考試”At Home Testing。對托??记楸容^關注的人,應該能明白出于不可名狀(你懂得)的原因,家庭版考試其實要對平均分的提升負很大的責任。這里面的是非曲直我們不做探討。
而另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其實源自于2019年8月開始的考試改革,即ETS對讀聽說三科的考試內容作了剪裁,同時調整了四科考試的評分標準(各科的調整程度不一致,基本上寫作受到的影響最小)。以閱讀為例,閱讀考試原本是三篇文章,每篇(在不考慮圖表題的情況下)14道題,總時長一小時整。
調整后三篇文章不變,但是題目數(shù)量減少到每篇10道題,總時長減少到54分鐘。由題目數(shù)量和時長變化導致了閱讀類型題的分布也發(fā)生了變化。首先題型數(shù)量減少了1-2個種類,其次個別題型出現(xiàn)次數(shù)也大幅減少。然而這并不是對閱讀成績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畢竟閱讀考試所考察的閱讀技能和題型方法論不可能發(fā)生太大的變化。
更重要的變化其實在這里↓
(改革后閱讀評分標準來自第六版官方指南)
圖表中左側欄的Raw Point Total是所謂的卷面分數(shù)。按照閱讀考試標準,每篇文章的前9道題每題值1分,最后一道題值2分,即每篇文章11分,總分33分。算出總分后對照表格右側欄的Scaled Score得出最終得分。
那么問題就出在了右側欄的計算方法上。比如說我的卷面分數(shù)是19分,那么按照右側欄對應的分數(shù),我的最終得分應該是15-21......嗯,這個分差有點大。至少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卷面分數(shù)在15-24之間的學生最能代表大陸托??忌闹形凰?/strong>,而恰恰是這個分段,卷面分和最終分的誤差值最大,少則4分,多則7分。
一科分數(shù)波動就這么大,總分受到的影響可想而知。那么改革之前他們是怎么評分的?
(改革前的閱讀評分標準,內容來自于第五版官方指南)
假如我在北京時間2019年8月10號之前參加托福考試,閱讀卷面分是19分,那么根據(jù)這個表格,我的最終分是11分。需要注意的是,改革前的卷面分總分是42,顯然這個19分要比總分33分的19分的實際價值低。但是我們還是能看出這種評分體系對考生更友好。然后還有加試。
官方曾經(jīng)明確地表示過,加試不計入成績。但是這里面的陷阱是,不計入成績不代表不影響評分標準的浮動。實際上新版評分標準的浮動分就和加試有關。簡單來說,如果考生的加試文章正確率持平于或高于其他三篇文章(說明加試和非加試難度持平或非加試難度過高),那么評分標準會取中間或高值(即得分正常或偏高);如果加試文章正確率低于其他三篇(說明非加試難度過低),那么評分標準會取低值(即得分偏低)。
這種浮動的分值計算方法對于很多發(fā)揮不是很穩(wěn)定、或希望一次出分的學生來說非常致命。首先我們知道很多學生在考試中的狀態(tài)波動并不是正態(tài)分布,通常會在閱讀考試的后半段犯下較之前更多的錯誤。如果加試文章不幸放在了最后一篇,必然會導致加試正確率降低,從而拉低分值。而ETS雖然推出了BEST SCORE(俗稱“拼分”)的服務,但是好學?;蛞恍衢T專業(yè)并不認可最高成績,甚至個別承認最高成績的學校在錄取中也會傾向于提交一次性高分成績的申請者。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考生的下意識反應也就看起來比較合理了:臨近出分時多考幾次,寄希望于增加基數(shù)來提高一次性出高分的可能性。雖然說這種應激反應可以理解,但是從投入/產出比的角度來看未免不劃算,而且在出分的壓力下學生的臨場發(fā)揮也是一個大問題。
對此我能夠給予大部分同學的建議是,閱讀的困難還要回到閱讀本身去解決。在我給一個面臨類似困境的同學的復習建議中,我提到了對于托??忌鷣碚f,最根本的解決困難的方法是祛魅。一方面很多人面對密集的文字會產生本能地抵觸心理,尤其在考試還有時間限制的條件下,越是想讀越讀不下去,單詞和字母在眼前飄過,但是無法在腦子里留下痕跡;另一方面,對于一些缺少學術閱讀和寫作訓練的學生來說,讀或寫都是一種隨機性行為,閱讀按字面順序能讀到哪兒就讀到哪兒,看見某一個疑似的重要信息點就留個記號(機考甚至打破了這么做的實用性),也不會去分析這個信息到底為什么重要、甚至是否重要。先天的心理機制和后天訓練的缺失導致了很多考生實際上只會做題而不會閱讀,自然無法保證考試中的穩(wěn)定發(fā)揮。
想解決這兩個問題,那就要回到托福閱讀的文本中,分析文本構成的基本結構,作者的寫作套路,以及如何把這些信息和題型方法論結合起來。首先在精讀過程中,除了最基礎的單詞翻譯和句子成分分析以外,還要以段落為單位去分析段落中每一句話和前一句的關系,理解作者這樣設置內容的邏輯思路,最后試著把這些內容的主線找到,這是做Summary的基本流程。
另一方面就是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來分析不同文章本身的特點。宏觀視角是指整篇文章的內容分布,就像讀一篇論文的目錄一樣,要知道哪里是理論框架,哪里是文獻綜述,哪里是數(shù)據(jù)分析和結論,具體到考試中就是官方指南里對文章結構類型的分析和理解;微觀角度一般從文本的編輯方式上分析寫作手法,比如有的文章會使用大量修辭、或在內容表述上略微抽象,有的文章專業(yè)概念性信息比較多、需要分析專業(yè)概念之間的關系(心理學、教育學類文章尤甚)等等,體現(xiàn)在考試中通常是細節(jié)題或推斷題,考察學生對某個概念性信息是否完全讀懂,或能否識別文中表述的“潛臺詞”。
以上提及的基礎閱讀技能其實不光適用于托福閱讀,同時也是學術閱讀的基礎技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托福閱讀,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它的考試設置和目的不僅僅在于考試技能本身,更多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備使用英語進行文本分析的能力。
這項能力的強弱會直接影響學生在英語國家從事學術活動的難易度。當然這并不是否認其他三科在學術活動中的重要性,畢竟讀和寫是一體兩面,而聽和說決定了學生的課堂活躍度(從課業(yè)的角度講,課堂活躍度的重要性甚至高于論文寫作)。
但是如果最基本的閱讀邏輯掌握不好,那么其他三項的能力發(fā)揮也會受到影響,畢竟從閱讀實踐中獲得的信息是從事學術活動的基礎。
寫在最后
今天的文章來自于托福讀寫專家D老師,從他和學生的小故事講起,分享了老師對托福考試的理解,和教學重點的闡述,也為讀者打破了幾個固化思維:
“只要是中國學生,就天生擅長閱讀嗎?”
“托??荚嚨姆植?,真的是實力波動嗎?”
“加試真的像官方說的一樣不影響成績嗎?”
......
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托福只是一個小眾的語言考試,只想著能過就可以了,但是對于老師們來說,托??荚囀撬麄兊恼n題;他們要想盡一切辦法研究出最適合學生們的學習方法,所以老師們的視角會更深入,更透徹。對托??荚嚵私獾迷蕉?,我們的備考也會越從容。
本文地址:http://v5tt.cn/tuofu/534.html
轉載說明:文章《中國學生考托福真的天生閱讀高分嗎?》由【留求藝】原創(chuàng)發(fā)布(部分轉載內容均有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告知),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
托福閱讀作為我們中國學生的長項,歷來都是我們考托福的必爭之地。...
越來越多的小伙伴飛離中國大陸考雅思了,當然是因為大陸口語和寫作壓分厲害,為了拿到高分,很多人便選擇了大陸以外的雅思考點。那么去國外考試,有哪些好的選擇呢?...
越來越多的小伙伴飛離中國大陸考雅思了,當然是因為大陸口語和寫作壓分厲害,為了拿到高分,很多人便選擇了大陸以外的雅思考點。那么去國外考試,有哪些好的選擇呢?...
近年來,許多中國學生選擇去海外考點考雅思,原因之一就是相信在國外考雅思分數(shù)會比國內高。...
隨著近年來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人數(shù)的增加,雅思考試也變得越來越熱門。...
對于gre考試來說,詞匯量的積累無疑是非常關鍵的。...
托福(TOEFL)是大家比較熟知的英語語言能力考試之一。那么,對于托??剂?9分,究竟能不能算得上高分?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分析。一、托福考試標準首先,托福考試總分是120分。因此如果從這個標準來看,托福考......
托??剂?03分到底算不算高分,這個問題對于許多托福考生來說非常重要。...
托??荚囎鳛橛⒄Z能力的重要檢測,每一位考生都期盼能拿到一個好成績。...
對于大多數(shù)中國學生來說,托福閱讀部分是最難的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