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閱讀最后一題怎么給分 - 詳細分值及評分標準解析
托福閱讀部分共有3篇文章,每篇文章最后一題是文章概要總結(jié)題,考察學生對全文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托福閱讀部分共有3篇文章,每篇文章最后一題是文章概要總結(jié)題,考察學生對全文的理解和概括能力。這道大題的滿分是2分,對很多考生來說難度較大,直接影響到最后的成績。那么,托福閱讀最后一題到底怎么給分和評分呢?本文將詳細解析托福閱讀最后一題的評分標準,以及不同情況下的得分方式,幫助考生深入理解最后一題的評分機制,在備考中有的放矢。
托福閱讀部分每篇文章末尾的最后一道大題屬于概要總結(jié)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全文主旨和結(jié)構(gòu)的掌握程度。其中第一篇和第二篇文章最后一題為“六選三題”,第三篇文章最后一題為“七選五題”。六選三題要求考生從6個選項中選擇出3個最能概括全文的觀點;七選五題要求考生從7個選項中選擇出5個與原文段意相符的觀點。這兩類題型都需要考生對整體段落主旨有清晰把握,才能準確選擇符合原文思路的選項。六選三題和七選五題的滿分都是2分,相當于兩道基礎題的分值,可見其重要程度。這也是許多考生頭疼的題型之一。
根據(jù)官方指南,托福閱讀最后一題的評分標準如下:六選三題:全部正確得2分,2個正確得1分,1個或0個正確得0分。七選五題:4-5個正確得2分,3個正確得1分,2個或以下正確得0分。也就是說,六選三題要求全部正確才能拿滿分;七選五題答對超過一半即可得滿分。一般來說,只要理解每段的中心思想,區(qū)分主要觀點和細節(jié)信息,考生就能確保最后一題基本拿到1分以上。要爭取2分,就需要更加全面地掌握文章的邏輯結(jié)構(gòu),以及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多練習,做對更多TPO的最后一題,可以幫助考生提高這方面的能力。
如果考生在托福閱讀部分,三篇文章最后一題的得分情況不同,對應的原始分和最終分也會有所差異。舉幾個例子:1)三篇文章最后一題全部正確,原始分45分,轉(zhuǎn)換后對應最終分30分。2)三篇文章最后一題一個全部正確,兩個全錯,原始分39分,轉(zhuǎn)換后對應最終分25分。3)三篇文章最后一題一個2分,一個1分,一個0分,原始分42分,轉(zhuǎn)換后對應最終分27分。4)三篇文章最后一題全部錯誤,原始分36分,轉(zhuǎn)換后對應最終分20分??梢钥闯?,最后一題對考生的最終成績影響較大。因此,一定要attach importance to去理解文章脈絡,做好這道題??忌梢院侠矸峙鋾r間,不能因為前面題目花費過多時間而影響最后一題的表現(xiàn)。
綜上所述,托福閱讀最后一題作為概要總結(jié)題,考查學生的全面閱讀能力,給分標準較高??忌枰莆瘴恼碌倪壿嬅}絡,理解每段主旨,才能在最后一題中正確選擇概括全文的選項。多練習是提高準確率的關(guān)鍵。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備考中,注重培養(yǎng)全面的閱讀能力,以獲得高分。
【微語】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能讀到其中一頁。
本文地址:http://v5tt.cn/liuxue/283439.html
轉(zhuǎn)載說明:文章《托福閱讀最后一題怎么給分 - 詳細分值及評分標準解析》由【留求藝】原創(chuàng)發(fā)布(部分轉(zhuǎn)載內(nèi)容均有注明出處,如有侵權(quán)請告知),轉(zhuǎn)載請注明文章來源。
托福閱讀部分共有3篇文章,每篇文章最后一題是文章概要總結(jié)題,考察學生對全文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托福閱讀的最后一題通常是需要選擇三個正確選項的內(nèi)容概要總結(jié)題,考生需要通過拖動方式完成作答。...
托福閱讀部分的最后一道題往往也是大家最頭疼的題型,它的得分計算方法與其他題型有很大不同,直接關(guān)系到能否取得高分。...
托福閱讀部分的最后一題是概要小結(jié)題,需要從6個選項中選擇出3個正確選項,這也是許多考生所頭疼的題型。...
托福閱讀測試中,最后一道大意概括題是許多考生頭疼的難題。...
托福閱讀最后一題,要么是六選三總結(jié)全文要點,要么是七選五總結(jié)部分要點,都是高分值高難度的題型。...
托福閱讀的6選3題又稱小結(jié)題,是每篇文章中的壓軸大題,對考生托福閱讀能力的檢測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托福考試作為目前國內(nèi)申請出國最為常見的英語語言考試,其考試形式和評分標準一直是廣大考生關(guān)注的焦點。...
托福聽力的滿分是30分。考生的最終得分是根據(jù)回答正確的題目數(shù)量來計算的,考試包含6篇文章和34道題。每答對一題得1分,答錯或不答得0分。需要注意的是,托福聽力的評分可能會受到試卷難度和考生整體表現(xiàn)的影響,因此......
托福閱讀部分總共30分,一共30道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