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送小孩去美國讀書
我之前的工作地點是舊金山市區(qū)的一所私立高中,學校招收了幾十個國際學生,孩子都來自中國。之前的一年,我在舊金山灣區(qū)的一所公立高中工作。從公立到私立,論教育質量與環(huán)境,私立學校都更勝不止一點點,當然價錢也......
我之前的工作地點是舊金山市區(qū)的一所私立高中,學校招收了幾十個國際學生,孩子都來自中國。之前的一年,我在舊金山灣區(qū)的一所公立高中工作。從公立到私立,論教育質量與環(huán)境,私立學校都更勝不止一點點,當然價錢也不是一般藍領家庭能夠負擔得起。
美國政府提供免費的公立教育,學生只要有初中的畢業(yè)證書就可以就近入學,不需要任何成績。但是由于學校沒有權利選擇學生(個別學校除外,比如舊金山的Lowe ll High School),因此學校的質量完全取決于學區(qū)的好壞。
私立學校由學生自己申請,然后提交高中升學考試的成績。私校一年的學費大約在1.5-3萬美金之間,寄宿學校則更貴,一般在4-6萬美金之間。家庭經(jīng)濟條件差一點的孩子,也可以申請私校的助學金,如果成績非常頂尖甚至都能夠將學費全部免掉。更多的公立與私立的區(qū)別可以再寫一整篇,所以我還是直切主題,說一說我感覺的中美高中教育的區(qū)別以及各自的優(yōu)劣勢。
回憶一下自己的經(jīng)歷,我一直很感激自己能上一所充滿人文精神的高中,遇到睿智博學的老師,盡管后期學校也迫于升學壓力取消了課外活動,但是想起當年的課外閱讀書目以及高一的社團活動和學生會,還是覺得曾經(jīng)有過很美好的經(jīng)歷。
當然,除去這些有限的活動,記得更多的是每天無窮無盡的作業(yè)以及一輪又一輪的考試。每天9節(jié)課從早上到晚,幾乎就是機械的重復,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上大學。成就感,自然是有的,但是僅限于考試成績好的時候。那種某一次考試發(fā)揮失常的痛苦常常招致無數(shù)個夜晚的輾轉難眠,想必任何一個積極進取的非學神或學霸級的普通學子都會在此頻頻點頭。
然而除此之外,我不記得我有任何興趣愛好,甚至任何可以讓我的大腦暫時從學習壓力中釋放出來的東西。就算是戀愛都處于被遏制的狀態(tài),每天躲躲藏藏,本來應該是唯一的快樂,反而帶來更多的焦慮與煩惱?;貞浉咧腥?,絕大多數(shù)記憶都停留在的考試,的作業(yè),以至于在偶爾喘息的間隙跑出去瘋玩一場,亦或者在晚自習時與同桌小聲說話的片段都成了記憶中難以尋覓的奢侈品。
結果是:除了會考試,我什么都不會!
這樣的學習模式,從優(yōu)勢來說,這是學習的充實感,知識掌握鞏固的連續(xù)性,是單純的學生生活,是全面而扎實的基礎教育。但是三年之后,我收獲的除了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什么都沒有。我沒有愛好,沒有特長,不參加體育活動,從來沒有做過家務,不會任何生活技能。除了會考試,我什么都不會。
我也不知道自己與別人有什么不一樣,因為每個人都是走著這樣的步驟,沒有誰與誰不同。我們都是拿著一樣成績單,算著一樣數(shù)學題的高中畢業(yè)生。
我更不知道將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除了學習還能做什么;卻隨波逐流地與其他人一樣懵懵懂懂地走進大學校門,又不由自主地因為一件叫做“畢業(yè)”的事情被“流放”到那個十分陌生的社會大熔爐中去,去接受鍛造,接受挑戰(zhàn),既能承受失敗,也要不屈不撓,但這一切對于僅擅長紙上談兵的我們無疑是痛苦而艱難的。
那么對于過來人的我們來說,明知自己的下一代也會面臨同樣的一份艱難,又為什么不早作打算,讓他們盡早做人生規(guī)劃的主人?
10月份在國內參加教育展的時候,家長都告訴我,他們的兒子們是如何偷偷跑出去打籃球然后被校長抓回去訓話,是如何每天作業(yè)寫到凌晨一點多鐘又在6點起床去上學的。
我常常忍不住以此對比我每天工作的高中:每天2點半放學,學生去打球,去參加社團活動,去劇社,去樂隊。自主選擇課程,課后也有輔導,但是一般不會超過2個小時。每個月學校還有各種“全民狂歡”,舞會,rally(拉力賽),游行,變裝周,學生之間也常常有各種私下的派對,課外活動非常地豐富。
而更讓我欣賞的卻是允許孩子們自己選修課程的模式。所有學生有一定的主科必須選擇,同時對于單獨的學科,只有規(guī)定的必修內容,其余的內容則列為選修范圍。一旦完成了必修內容,剩下的課程就可以都由自己選擇重點學習的對象,包括藝術或者音樂類的課程一樣都可以作為大學升學的重點課程。偏科沒有關系,全科也可以,只要每選的一門課都認真獲得好成績。
因此,我從來不覺得這里的高中對學生來說很容易,相反,它可能比國內的高中更辛苦,因為它對學生提出的是更多的要求。學習方面,這里的課程與國內大同小異,學生有必修的主科以及可以選修的副科。不論主還是副,作業(yè)量都很大,每天3-4小時也是必須投入的精力。尤其是一心想要上好大學的學生,從11年級開始往往需要修AP,包括經(jīng)濟、心理、環(huán)境科學、生理學等等,其難度與深度都遠遠高于國內能提供的課程,那么晚上熬到12點多也是常事。在這樣的學習強度下,學生們也必須要很努力很辛苦地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
結果是:除了學習,我還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美國申請好的大學,學習成績好只是底線。真正能夠進入頂尖名校的孩子,除了有4.0的GPA,往往還同時參加好幾個社團,一定是一到兩個體育隊的成員,大部分在學生會擔任要職,周末還要去醫(yī)院或者救援所做義工,暑期一定不能閑著,背包旅行,長期義工,愿意多學習的學生可以注冊名牌大學的暑期課程,足夠優(yōu)秀的學生甚至都可以申請到大學的研究所里面做實習。
這樣對學生多元化的要求與期待,始終不斷地敦促著孩子們永遠朝著全能的方向發(fā)展。而這些除了學習以外的忙碌,往往都是孩子們所愛好的事情。也正是因為從小的熏陶,才使得這里的成年人們普遍都有積極向上的個人愛好。不至于同我們一樣一離開校園就迷失方向,一下班就無所適從只會上網(wǎng)看電視,放假則成為沙發(fā)土豆白白荒廢一個又一個周末,身體越來越差,等待退休的時候又仿佛回到了剛畢業(yè)時的迷茫,陷入一天又一天的無所事事的焦慮之中。
在美國,一個普通的計算機碩士,周末可能在動物園從事保護蛇類的工作;一個看上去平平常常的數(shù)學老師,卻有可能是攀巖高手,鐘情各種極限運動;一對從事金融工作的夫妻,到了周末就成了專業(yè)潛水教練,免費教中學生潛水技巧……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我越來越開始懷疑從小被灌輸?shù)哪欠N除了學習什么都可以放棄的價值觀是否正確,那些為了學習而沒有任何個人興趣的日子是否值得。
我常常想,其實當年念高中的我也愿意去做義工,也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喜歡學歷史,喜歡跑跑跳跳。如果當年的我也有像今天我眼前這些學生一樣的機會,我也會參加學校啦啦隊,也會每周末去教堂整理衣物、幫窮人分盒飯,我也會有時間讀我喜歡的小說,選更多的歷史課,學更多的文學課,不用做那么多的數(shù)學題。
請給孩子一個機會去選擇自己想走的路!
他的青少年生活不用依靠一張成績單上面的數(shù)字來衡量也能過得充滿幸福感,并且像這里千千萬普通的高中孩子一樣,進入一個普通的大學,擁有一個平凡而快樂的未來,永遠保持一份屬于自己的愛好,那么這樣的孩子,無論處于怎樣的環(huán)境,我相信他也會始終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因為他有一個富有的精神世界!
【微語】留學是人生一段重要的經(jīng)歷,不管你做出怎樣的選擇,我們都要去尊重它。
本文地址:http://v5tt.cn/liuxue/239200.html
轉載說明:文章《要不要送小孩去美國讀書》由【留求藝】原創(chuàng)發(fā)布(部分轉載內容均有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告知),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
我之前的工作地點是舊金山市區(qū)的一所私立高中,學校招收了幾十個國際學生,孩子都來自中國。之前的一年,我在舊金山灣區(qū)的一所公立高中工作。從公立到私立,論教育質量與環(huán)境,私立學校都更勝不止一點點,當然價錢也......
加拿大的中小學都是由省教育局管轄。省教育局的職責在于課程的設定及師資的指導,并且有權利規(guī)定、檢查及發(fā)執(zhí)照給公私立中小學。在英屬哥倫比亞省(B.C.)及阿爾伯塔省(Alberta),省教育局也負責設計該省高中生畢業(yè)考試。公......
要不要送孩子出國、何時出國?...
工薪階層能支持孩子留學嗎?歡迎閱讀!...
眼看已經(jīng)3月底,申請就要開放了,可還有多數(shù)家長沒想好,要不要送孩子出國留學,什么時候送出去比較好?糾結著糾結著,一年又一年就過去了,但卻錯過了出國的好時機。這可怎么辦?...
澳大利亞擁有世界上公認的教育水準,這個人口前幾年才突破2000萬的國家,已經(jīng)先后有十三位科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獎~澳洲各州有自己獨立的中學教育體系,公立中學由州教育局統(tǒng)管,教育體制大致繼承英國的系統(tǒng),小學6年(1......
留學生之間對美國有一種幽默的形容,叫:美國只有兩個地方,一個叫紐約,還有個叫其他地方。此話說對了一大部分,畢竟除開紐約,芝加哥,華盛頓等個別大城市都有自己的軌道交通系統(tǒng)(當然相比國內的公共交通就是渣渣......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讓孩子去美國讀書,了解小孩去美國讀書需要準備什么手續(xù)就變得十分重要。...
為什么要送孩子出去讀書...
孩子去美國讀書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向感興趣的美國公立或私立高中提交申請。準備申請材料,如成績單、推薦信、個人陳述等。參加標準化考試,如TOEFL或IELTS。公立學校費用相對較低,但可能有限制國際學生接納。私立......